哈尔滨市志愿者家门口指导垃圾分类

2019-08-14 11:25:37|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志愿者家门口指导垃圾分类

  “您好,这是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蓝色垃圾箱”;“您好,送您一些可降解垃圾袋,方便您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最近,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化街85号院,每到早晚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都会有一群志愿者出现在庭院,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的各种常识。这支平均年龄已达64岁的志愿者队伍用日复一日的宣讲,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行动。

哈尔滨市志愿者家门口指导垃圾分类

志愿者们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讲  记者 马智博 摄

  8月8日15时许,记者来到安化街85号院,此时志愿者们已经上岗。“我们是道里区城管局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7月份,我们来到这个庭院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该志愿服务队常务副队长刘天寿一边认真察看居民们垃圾投放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刘天寿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工作,志愿服务队共抽调了20名骨干志愿者,通过先期一系列培训、学习后正式上岗。“我们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两名志愿者,每天选择6时至10时、15时至19时两个居民垃圾投放的高峰时段在这里进行服务。”刘天寿说。是否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是否准确、投放是否正确……记者看到,每一位居民在垃圾投放前,刘天寿和志愿者们都先要过一道“筛子”。面对垃圾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志愿者们没有面露难色,反而用手中的铁夹在垃圾中认真翻看、分类,并不厌其烦地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分类。

  没有居民投放垃圾时,刘天寿和志愿者们还会对小区内进行巡视,对一些居民随手堆放在庭院内的垃圾进行处理。对于路过的居民,他们还时不时拿出宣传单、垃圾袋进行宣讲。“我们这群志愿者中年级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家最远的在群力。”刘天寿告诉记者,刚进驻该庭院时,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知之甚少,对于他们的志愿服务一些人更是觉得不可理解。“现在看到许多居民从家拿出来的垃圾都已经进行了分类,并且能准确投放,我们很欣慰。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刘天寿说。(记者 马智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