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旅游发展研讨会 碰撞思想火花赋能寒地经济

2019-02-25 09:43:54|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刘征宇

冰雪旅游发展研讨会 碰撞思想火花赋能寒地经济

研讨会现场。(记者 苏强 摄)

  碰撞思想火花,赋能寒地经济。在日前召开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研讨会上,与会22位专家纷纷为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研讨会上,大家围绕哈尔滨冰雪旅游产品策划、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夯实哈尔滨在全国冰雪旅游的领军地位、打造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建设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出力。

  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

  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产品逐渐增加,室内滑雪场融创雪世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室内冰雪主题乐园等相继开园,但与游客的需求仍有差距。研讨会上,冰雪旅游供给创新成为专家热议话题。

  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造师吕维锋说:“哈尔滨应当冬季塑品牌,全年争效益。哈尔滨一些冰雪景区冬天过了就结束了,就像单季稻,割完了没有第二茬,要让游客在春夏秋另外三季继续体验别样的特色,继续拉动城市经济,这需要创新型思维和市场化的理念,需要研究冰雪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运营。比如芬兰拉赫蒂的高台滑雪场地,夏天就是个水上乐园。只要思想创新,一切皆有可能。”

  哈工大设计院规划景观院院长李罕哲建议,应增强全季性冰雪体验,夏季来哈市游玩的游客非常多,如果在避暑的同时体验冰雪,更能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同时,面对90后、00后等新兴消费主体,应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冰雪产品应突出体验性、故事性、主题性和梦幻性。

  华清集团董事长汤玉金建议:“目前哈尔滨冰雪产品仍有完善空间,应将冬季的冰雪旅游发展成为全年度的旅游产品。南方夏季学生暑假时间长,哈尔滨的其他季节尤其是夏季应该有更多的冰雪项目来吸引游客。”

  除了四季冰雪外,园区提档升级也引起专家关注。原哈尔滨市松北区规划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刘柏哲说,大数据显示,一到寒假,冰雪游客量就会显著增加,“亲子游”在游客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喜好。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美国的迪士尼乐园,一般美国人一生中至少去过两次迪士尼,一次是小的时候由家长带着去,另一次是作为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所以如何能满足大部分游客需求建造出真正受欢迎的国际级冰雪乐园就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

  “冰城的资源和品牌都是世界级的,一定要有世界级的视野和雄心。”中青旅联科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葛磊表示:“在新的消费升级过程中,冰城品牌的内容一定要增强休闲度假属性,在品牌个性上,未来一定要打造一座‘外冷内热’的城市。”

  靶向营销增加游客量

  在全国冰雪产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此,营销策略被与会专家屡屡提及。

  吕维锋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建议在保护隐私前提下,收集来哈游客手机号码。在下一个冬季到来前,向这些游客发送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品和服务保障新的信息,争取更多回头客。

  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孔晶表示,应当注重体验营销。在互联网时代,每个来哈尔滨参加冰雪文化活动的游客都是营销代理。游客体验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冰雪的自然环境,也有独特的人文环境,更有吃、住、行等服务环境。可以探索将哈尔滨冰雪文化为背景的元素融入到歌曲、电影、游戏,形成消费新业态,未来让更多年轻人对哈尔滨冰雪产生向往。

  关于靶向营销,葛磊建议:“哈尔滨未来应重点做两个高价值产出的客群,大力发展适应他们需求的冰雪新业态。一是情侣,要通过营销让冰雪和爱情形成很强的关联。而且要重点面向女性,让女性认为到哈尔滨是证明爱情的一个必选项。二是孩子,最有价值的游客群体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客群。”

  南来北往,寒来暑往。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形成的市场潜力激发了专家的灵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认为:“很多哈尔滨人到了冬季都去广东、海南等地旅游,南方游客也很向往来到哈尔滨赏冰乐雪。可以鼓励双方互换民宿,降低旅游成本。精心策划一些旅游主题如全家来极寒城市过春节,打感情牌,提升哈尔滨的人气指数。”

  延长产业链冰雪更吸金

  告别门票经济,向冰雪产业链掘金。结合哈尔滨市丰富的资源,与会专家给出了各自的妙招。

  孔晶建议:“应该完善产业链,丰富‘冰雪+’产业模式。哈尔滨市可以通过丰富‘冰雪+’的产业模式,继续将单一观光型的产品向复合型转变,吸引游客在哈尔滨多停留,提升消费粘性。如扩展冰雪+美食、冰雪+历史、冰雪+民俗等模式。同在江北的哈尔滨大剧院在冰雪大世界营业期间,可配合开展配套的冰上剧目,作为冰雪大世界的补充。”

  黑龙江省画院党组书记、院长盖景福认为,应增强地域文化氛围,各方联合建立冰雪文化产业园区或展示区,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让游客不仅能欣赏冰雪美景还能带走纪念品。哈尔滨市可以联合各大院校举办冰雪旅游类的大奖赛,推进获奖项目就地转化。葛磊也建议,应借助哈工大等高校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例如开发一款保暖手机壳,可避免游客在景区内手机因温度太低而关机。

  潘维则另辟蹊径:“哈尔滨冬季旅游最大的群体为南方人,对于其中有些人来说,厚重并且昂贵的防寒服装和冰雪装备只能用一次,这就为哈尔滨带来了租赁业的商机,比如在哈尔滨机场就可以设立冰雪御寒服装和游乐装备的租赁服务台,应合理定价,一定要杜绝宰客现象。”

  汤玉金对硬件建设提出期望:“应完善冰雪旅游发展的商业融合模式,将一次性旅游消费方式向二次及多次性旅游产品消费模式转变。一些冰雪景区附近缺少配套商业综合体,而综合体恰恰是对景区的有益补充,因为这可以有效将游客留下来。”(刘瑞  记者 樊金钢 李天池 万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