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商大发挥学科优势助力后勤整改

2018-11-07 08:56:23|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刘征宇

  “今年学校涉及工程专项整改9项,学校配套整改项目2项,涉及改造金额近2000万元。为确保施工质量,后勤部门实行项目分工负责制,将11处工程项目分派每位处级领导把关负责,签订监管责任状,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保障在最短时间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哈尔滨商业大学校长郑秋鹛郑重地介绍了学校整改情况,“我们整改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促整改,让部分专业的师生参与到后勤服务整改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整改质量和效率,也让整改过程成为‘育人’的一部分。”

  哈尔滨商业大学始终坚持“关爱型校园”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办有责任感有质量有温度的大学。高校后勤工作巡视整改以来,该校更是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将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标,通过构建“暖心商大”“平安商大”“美丽商大”“凝心商大”,使得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观。

  利用学科专业优势提高后勤服务水平

  “我们学校食堂菜式等方面的整改是由国家级烹饪大师操刀的,这个我觉得其他学校很难模仿。”哈商大A区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十分自豪地说。

  原来,在后勤整改工程项目中,针对高校食堂特点,哈商大旅游烹饪学院国家级烹饪大师魏志春老师首先提出改造想法并付诸行动。“即便是大锅菜,也要用心去做,要结合季节、口味甚至南北方学生的饮食习惯来配置菜肴。”在厨师培训会上,魏志春详细讲解,甚至他还拿出调查报告,告诉厨师们现在学生的普遍口味习惯。

  “我们学院的老师很多都是烹饪专家,我们从饮食安全到菜品调剂等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帮助食堂提高餐饮服务水平。”魏志春说,从目前来看效果很好,学生对食堂菜品变化十分满意。

  这只是哈商大结合专业优势整改后勤服务的一个缩影。学校在实施“暖屋子工程”时,学校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及暖通专业马海纯与多名教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施工方案制定,测算工程造价,全程跟踪指导工程质量与标准,保证工程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为维护师生健康,引导科学安全的餐饮理念,学校财政管理学院教授李红星带领研究生团队,通过走访调查、实地拍摄、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江北校区周边277家外卖配送商户的证照信息、食品安全、卫生状况进行了调研与考察,掌握了个别“地下外卖”“黑心作坊”的一手资料,由后勤餐饮中心制作成宣传板在各食堂展出,教育引导学生远离不卫生、黑心食品。

  后勤服务整改从师生关切“小事”开始

  商大校园里,常见的是穿梭在校园中的一辆辆校园服务车。“我们校区之间距离比较远,课间步行往返时间紧张,有时上课会迟到。我们都会选择乘坐校园服务车,只要9毛钱,便宜又方便。每天晚上服务车还会在图书馆门前等候,把我们安全送回寝室。我们都亲切地称之为‘橘色小巴’。”等候上车的大三学生芮时杰说。

  实际上,为了降低学生生活成本,学校还有很多免费的服务。

  在学生公寓门口设置了爱心借阅处和免费借伞处,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还建立了吹发间,以供学生免费使用,同时,寝室楼内还有24小时热水房和自习室,方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暑假期间,哈商大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投入,按照标准改造了学生公寓厕所,按照比例增加蹲位380个,达到1880余个;为更好地满足学生洗浴需求,学校延长浴池开放时间调整为8时至21时;考虑到南北方学生口味差异,学校定期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每日调剂菜品品种不低于20%,保证特色菜、特价菜、基本菜比例协调。

  “互联网+安全保卫”新模式助力创建安全校园

  “巡视整改以后,针对校门口交通不畅现象,学校积极与松北区交通部门沟通,并在其帮助下,在学校各出入口施划黄道牙子和黄网格线,设立禁停标志,从而保证了车辆运行规范有序;完善监控网络,强化社会人员出入等重点领域管控,与公安局建立了微信群,加强了联勤联动,紧密衔接,坚决杜绝校园治安案件发生。”哈商大保卫处处长李建华介绍说。

  据了解,哈商大还开启了“互联网+安全保卫”新的工作模式。依托“商大保卫处”“商大e家”“辅导员微信群”等新媒体微信平台向学生推送安全警示信息。

  “后勤服务整改以来,哈商大将‘三全育人’贯穿到学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始终,增强了学校师生对学校、对龙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哈商大副校长张志军说,学校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综合改革,在卫生保洁、车辆运营、宿舍管理、餐饮服务、房屋修缮等方面引进专业化服务团队,实现学校后勤服务与保障良性发展。

  哈商大党委书记孙先民表示,6月12日省委巡视发现高校后勤问题整改工作省委书记专题办公会召开以来,学校进一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主动回应广大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更高期盼,将深入推进高校后勤专项整顿工作,为广大师生服务,为龙江振兴发展创造良好人才环境。(见习记者 吴玉玺 记者 衣春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