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时代龙江国土资源新局面

2018-01-16 14:10:23|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奋力开创新时代龙江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国土资源部门一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确定的建设现代化新龙江的宏伟目标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新时代龙江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一、牢固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必须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深化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加快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加快编制省级国土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二、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作为全国耕地第一大省,多年来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肩负起“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控制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一起形成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和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构建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新机制。

  三、切实提高资源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服务脱贫攻坚、龙江现代新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贯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在全省规划调整、指标安排上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拓展完善增减挂钩政策,落实好《支持贫困地区开展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意见》,切实为贫困地区脱贫提供资金支持,真正把好事办好。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资源开发、地质调查、土地整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突出保障大庆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现代煤电煤化基地建设、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突出保障哈尔滨新区等各类创新示范区建设,突出保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四、抓好不动产登记和地灾防治,维护群众资源权益,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全面实行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模式,切实提高办证效率,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快构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资源资产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始终把防范地质灾害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工程”来抓,建立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加强国土资源执法和土地督察,坚决打击破坏资源、侵害群众资源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市场秩序。

  五、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创新驱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态度坚决地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聚焦改革再发力,按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三个统一”的要求,以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产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为重点,持续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国土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及时做好试点经验总结、提升和推广。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加快地质找矿理论、技术和管理创新,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勘查找矿取得更大突破。深化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健全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继续做好“放管服”工作,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坚决打好打赢作风整顿优化环境攻坚战,努力营造高效务实、担当负责、风清气正的国土环境。(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 徐飞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