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2017-10-13 11:03:00|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岩|责编:杜娜

  原标题:改革引领发展 创新助推转型

  2015年5月29日,鸡西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现下辖市内11家支行、鸡东农商银行(筹)、密山农商银行和虎林农商银行,共有机构网点120个,机构网点遍布城乡、村屯,是鸡西市金融机构中服务领域最广、营业网点最多、信贷投放力度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内设16个职能部门,现有在岗员工1,348人。

  成立两年多来,鸡西农商银行始终将创新转型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管理上抓提升,在经营上求质量,在发展上寻突破。如今,资金实力迅速壮大,信贷规模不断提升、投放能力持续加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深化改革,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运行机制

  2014年以来,按照黑龙江省联社党委“加快全方位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以鸡西农商银行启动产权制度改革为标志,全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鸡西市农商银行全覆盖。

  ——鸡西农商银行于2014年4月2日启动,2014年12月29日批筹,实现了“当年启动,当年批筹”的目标;

  ——密山农商银行于2015年12月30日获得黑龙江银监局批筹,于2016年8月9日正式挂牌开业;

  ——鸡东农商银行于2016年12月29日获得黑龙江银监局批筹。

  机制催生动力,质量源于管理。成立后的鸡西农商银行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总基调和改革引领发展的思想定位,秉持“立足城区,服务三农,打造精品,突出特色”的发展战略,坚持特色经营,做新做活传统业务,全力打造新兴业务,打造了特色经营优势。

  在新的体制框架下,他们按照《公司法》和《章程》规范运作,建立了科学的组织架构,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等19项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了涵盖信贷、资金管理、电子银行、财务、会计结算和投资银行等主要业务的121项操作流程;完善了风险、审计、安全保卫、人力资源、纪检监察、党建等86项组织管理流程,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权更加清晰,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加快转型,致力于打造全新的经营模式

  两年多来,鸡西农商银行着力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和运行管理模式,努力在适应新常态和完成新目标上持续发力,健全了“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电子银行、风险达标升级、党风行风、案件防控、安全保卫、等级社和领导班子考核”十位一体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绩效薪酬、风险防控和督导联动”的常态化新机制,完善了“选人用人、客户服务、信贷投放、财务管理、风险防控”五大制度架构,实现了“无安全事故,无重大违规问题,无案件”的目标,经营发展方式转变和业务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揽储立行,存款兴行。建立了“存款营销奖励、考核约束、服务监督”三个机制,全方位、多举措开拓存款市场,迅速壮大了资金实力。截至目前,各项存款达211亿元,比改制前增长67亿元,增幅47%。2015年末至今,鸡西农商银行存款规模在全市10家银行业机构中,由改制前第三位跃居至第一位。

  坚持拓展信贷市场与风险防控并举。实行“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考核机制,贷款投放规模和信贷市场占有率均不断增长,信贷资产质量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各项贷款余额85亿元。比改制前增加16亿万元,增幅23%;不良贷款比率1.36%,比改制前下降2.05个百分点。

  强化全面风险机制建设,使风险管理真正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鸡西农商银行2016年末主要监管指标均达到审慎监管标准,监管评级由4A级向上迁徙至二C级,比改制前向上迁徙3个等级。

  积极推进改制的后续经营和发展,充分发挥农商银行的业务发展优势,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业务,先后取得了同业投资资质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交易市场两项准入资格,资金运营渠道不断拓宽,交易对手不断增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末全市实现拨备前利润30,985万元,较2013年末增加3,319万元,增幅12%。他们还采取“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区位特点,突出差异化、特色化优势,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经济、文化特点,积极加快业务拓展,目前,北京同业中心正在积极的筹建中,同时启动了村镇银行的设立工作。

  创新驱动,致力于打造全新的服务品牌

  两年来,鸡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将支持“三农”发展的承诺落实到创新信贷服务工作之中,顺应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农合经济组织、种粮大户、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领域,成为全市助推“三农”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两年多来,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27亿元,其中: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38亿元。

  着力推进信贷产品创新。紧紧围绕服务“三农”,满足客户“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创新研发了“丰收时贷”、“互助惠”、“致富圆梦”、“企明兴”四大系列32个金融信贷业务品种,达到“品种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其中:“商赢时贷”和“消费时贷”信贷产品被评为黑龙江省银行业2015年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十佳特优特色金融产品。

  大力推进担保和抵押方式创新。探索开办农村房屋、宅基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继续推进与担保公司合作广度和深度,针对有良好合作基础的担保公司有效扩大担保倍数;针对农业生产大户,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农业收购,加工企业的方式扩大授信面;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他们还在农户互保贷款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了大胆尝试,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其他可作为抵质押物的财产进行组合,共同充当抵押物,这是在当前土地经营权尚未建立系统的评估机构及尚未确权的前提下进行的大胆尝试,并对原农户联保贷款五户联保变为两户互保贷款。目前,涉农贷款品种主要有农户互保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互保+粮食补贴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互保+农村房照、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互保+粮食补贴资金+农村房照等,极大地满足了辖内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两年多来,累计发放此类贷款78亿元。

  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支持“一县一品”。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种养殖大户的发展壮大,兼顾基地和农户,形成产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两年多来,累计发放此类贷款123亿元。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按照《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的工作要求,采取“农户联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模式和单独以农户土地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推进了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两年多来,累计发放此类贷款24亿元。

  加大新型经济主体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与辖内有需求的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对接,积极尝试以合作社固定资产抵押、社员担保、土地经营权抵押等方式,拓宽新型借款主体融资渠道。还将传统单一的农户贷款发放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农户为主,兼顾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元化的链条投放模式,努力扩大农业贷款的市场份额。两年多来,累计发放此类贷款11亿元。

  目前,鸡西农商银行已经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并得到了各级组织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好评。两年来,鸡西农商银行先后获得了黑龙江省级文明单位、黑龙江省诚信示范单位、鸡西市金融机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李艳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