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考核居东北三省首位

2017-07-27 10:59:34|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吕岩|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70727141232

哈尔滨经济开发区 吕丹丹 摄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吕丹丹):日前,商务部公布了201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考核评价结果,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哈经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综合排名进入第一集团前列,居东北三省四市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哈经区紧紧围绕“打造龙江产业动车组,建设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的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和哈尔滨新区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创新的优势和敢闯敢试、敢于担当的精神,按照产城融合、二三并举,创新创业、招商引智,体制优化、精简高效的发展思路,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

  此次考评共分设5大类53项指标,哈经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实际使用外资、上市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等39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70727143424

高新技术产业 吕丹丹 摄

  二次创业

  打造哈尔滨重要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从起步伊始,其建设与发展就始终与省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1991年6月至2001年7月是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起步阶段,集中进行了南岗集中区6.6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开创了哈尔滨城市会展业,奠定了长江路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的基本框架。2001年7月至2009年10月,是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拓展”阶段,哈经开区与哈高新区合署办公,集中进行了南岗集中区、哈平路集中区、迎宾路集中区建设。奠定了南岗集中区哈尔滨城市CBD的历史地位,打造形成了以哈平路集中区、迎宾路集中区为核心的哈尔滨城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做大了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两大产业。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70727143342

运输行业 吕丹丹 摄

  南拓”战略

  打造黑龙江省最大规模的现代制造业集聚中心

  2009年至2015年,是实施“南拓”战略阶段。哈经开区与平房区一道携手推进哈南工业新城建设,对城市CBD南岗集中区进行了提档升级,哈洽会升级为中俄博览会;对哈平路集中区进行了产业调整升级,巩固了绿色食品产业在全市的领先地位;按照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的路径,征地拆迁近5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了75平方公里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开创了“中国云谷”云计算产业,辟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哈飞、东安、东轻等国有大型企业,长安福特、凯斯纽荷兰等跨国企业,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以益海嘉里、百威英博、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以中移动数据中心、中联通数据中心、曙光超算、浪潮集团、国裕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打造形成了全省最大规模的现代制造业集聚中心。

  优势叠加

  打造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

  2015年底至今,是哈经开区与哈尔滨新区优势叠加、协同发展阶段。哈经开区和平房区实行统一管理,携手打造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对南岗集中区CBD产业进行了置换、调整、升级,打造了“哈尔滨金融谷”省域最大的金融业总部基地,完善了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框架;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对哈南工业新城产业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进行了二次规划、梳理,规划推进了哈尔滨航空汽车产业城、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园、哈尔滨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哈尔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哈尔滨大数据产业园(中国云谷)五大功能区建设,探索形成了“园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构建了“龙江产业动车组、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的支撑体系。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经济开发区 吕丹丹 摄

  目前,哈尔滨新区平房经济技术片区入区企业总数已突破万家,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区发展。全区正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努力把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进一步在全市、全省振兴发展中发挥建设性的重要作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