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黑龙江省秋收基本结束
2025-10-30 09:55:11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朱建辉责编:

  原标题:农作物收获超2.3亿亩 我省秋收基本结束

  金秋时节,广袤的黑土地上传来喜讯:截至10月27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23235.1万亩,占应收的99.2%。我省秋收生产已基本结束,即使在局地短时雨雪天气的不利影响下,依然交出了一张“又快又好”的秋收成绩单。其中,大豆、水稻比去年提前3至5天完成收获,玉米比去年提前3天完成大面积收获。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关键支撑?

  秋收之快在于“提早”。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由于今年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到位,加之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主要粮食作物成熟期提前3至5天,全省秋收生产能够提早掀起高潮。粮食一天不到手,防灾减灾一天不放松。我省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应急等部门持续做好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高影响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民做好不利天气防范应对。

  “种地想丰收,还是得信科技、用科技!”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洪亮高兴地分享,农田边上的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是他的“秘密武器”之一,它可以对空气温度和湿度、水温、泥温、雨量等进行可视化监测。为稻米的气候品质认证、气候溯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秋收之快还在于“提效”。今年,各地充分利用优机优补政策和老旧农机具报废更新政策,加快高端智能农机应用普及。全省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5995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986台,玉米收获机3262台,全部投入秋收生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加强机械装备调度,共出动大中型拖拉机44.2万台,大型收获机械20余万台。

  今年,北大荒集团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种植户于海涛开上了灵巧高效的新型收割机,每天可收获作业超过130亩地。“以前最怕收割机陷进地里,费时费力还伤地。这台‘沃德280’挺不错,不破坏田埂,即使在小部分倒伏地块,粮食也收得很干净!今年收成不错,自家这800多亩水稻肯定能卖上好价钱。”于海涛说。

  秋收之好在于“提质”。我省坚持秋收生产与秋整地、秸秆综合利用同步推进,实行秋收一块、整地一块、秸秆离还田一块。目前,全省秋整地已超1.12亿亩,比去年同期多1300多万亩。特别是北大荒农垦集团率先完成秋收生产,并已完成秋整地4582.53万亩,基本实现全面积“黑色越冬”,为来年的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黑色越冬”有啥好?海伦市小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海军的感受最深:他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多年,推广示范黑土地保护利用“龙江模式”,每年秋整地时将秸秆粉碎后还田,秸秆腐烂成了天然有机肥,再加上合理轮作、精心田间管理,庄稼实现了连年丰收。如今,“龙江模式”已入选国家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主推技术,持续服务于我省旱田的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

  秋收之好更在于“提气”。秋收生产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早谋划、早启动,强调度、精指导,抓统筹、快推进,省农业农村厅11个工作组持续深入基层,各市(地)和北大荒农垦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科学安排收获顺序,及时调度秋收进展,对重点市县实行一对一精准指导,总结各地好经验好做法,适时掀起秋收高潮,实现收获效率质量双提升。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秋季农业生产重点工作,指导各地加快剩余玉米收获进度,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抢抓封冻前有效时间,同步推进秋整地、秸秆还田离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夺取明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会同粮储部门指导农户加强粮食收后储藏保管,帮助对接粮食收储企业和销售市场,做好秋粮销售工作,切实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总结今年全省粮食生产工作,谋划明年思路措施,继续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切实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记者 梁金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