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
程连坤(前排右)通过直播宣传乡村旅游。
李平(中)带学生登台演出。
如今在黑龙江,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所需紧密相连,俯身向下、扎根一线,以奋斗和汗水浇灌梦想之花。他们活跃在西部高原、三尺讲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在实践磨砺中淬炼成长,在服务奉献中实现青春理想。
2024年末,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奖励委员会公布了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王芳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教师荣誉称号(全国60名)、哈尔滨师范大学刘博文等11名毕业生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学生荣誉称号(全国398名)。他们,连同更多默默耕耘的身影,正是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投身基层建设的生动缩影。
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将来留在这里吗?”2016年,面对这样的询问,陈威言的回答坚定而响亮:“留下!这里就是我的战场!”从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他,毅然放弃进市直机关工作的机会,通过“黑龙江选调生”项目回到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林甸。几年间,他协助73户农户改造危房、争取345万元发展棚室项目带动82人就业、连续50天值守秸秆禁烧一线……他用实干让“县级最美扶贫干部”的称号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牡丹江渤海镇小朱家村的程连坤。2017年,当同学们涌向大城市时,这位年轻人带着“把村庄建设得更美丽”的初心回到家乡。他搭建“互联网+农业”平台,让“石板大米”通过电商走向全国;创办“渔猎文化节”,让千年技艺成为乡村名片;开发“中国冰村”项目,让冰雪资源变成富民资本。如今的小朱家村,已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吸引近万名学生开展研学实践,而程连坤的青春梦想,正随着村里的袅袅炊烟不断生长。
2016年,李平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回到家乡绥化,到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担任音乐教师,他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充满渴望但缺乏专业指导,于是自费购置乐器,组织30多个留守儿童创办了“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将音乐融入乡村教育,激励更多乡村儿童勇敢追梦。他们的合唱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引发关注走红网络,还曾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如今,孩子们眼中有了光,心中有了方向。
我省始终将引导毕业生奔赴基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课题,万千学子通过“黑龙江选调生”“兴边富民计划”“大学生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等项目,把个人理想汇入龙江全面振兴的壮阔洪流。相关数据显示,通过持续打造“情系黑土地·就业在龙江”品牌活动,开展“留省就业主题招聘促进月”,全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率稳步攀升。
为基层发展注入青春血液
基层是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是紧密连接群众的“神经末梢”,当青春的身影扎根基层,青年工作者们化身为群众的知心“暖阳”,将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到每一方土地。
在海林市三道河子镇,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生梁法森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学生娃”到“扶贫尖兵”的蜕变。2017年,他主动申请到全市最偏远的省级贫困村工农村驻村,手绘贫困户分布地图,为13户帮扶户定制脱贫计划。他帮助农户发展养牛业,协调76名村民到电站务工,促成冷水鱼养殖合作社,带动15户农民增收。2020年底,工农村摘下贫困帽,他拍摄的“俺们村的幸福年”vlog被广泛传播。如今留任镇党委委员的他,正在推动全镇发展食用菌、龙丰果等特色产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生刘博文,在内蒙古乌海市公安局乌达分局刑侦大队书写着别样的青春。从警6年来,他破获刑事案件30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人,为群众挽回损失800余万元。2023年特大恶性杀人案中,他通宵视频追踪锁定嫌疑人;冒充领导诈骗案中,他跨省蹲守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损是根本”,这是刘博文常说的话,也是他用热血践行的誓言。
在大兴安岭“中国最冷小镇”呼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选调生孙丝雨用7年坚守诠释了“最偏最远最放心”的承诺。-53.2℃的极寒中,她推动“社区吹响集结号”活动解决民生实事588件;她组织维修居民仓房、开展文化活动,让寒冷小镇充满温暖。
龙江学子用专业所长赋能基层发展,用青春热血浇灌希望之花。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黑土地的滋养下生根发芽。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最理想的生涯规划就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每年新生生涯规划课第一讲,哈工大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兼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芳都会把这句话讲给学生听。今年是她深耕就业工作的第十五年,她构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让学校基层选调生年均增幅近30%,基层就业人数年均增幅12%,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人数年均增幅30%。
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通学生到基层就业“最后一公里”,黑龙江省构建了全方位支撑体系。实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织高校走访省内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实施“大学生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开展省内用人单位需求调查,精准对接岗位资源;依托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2024年举办师范类、农林类等专场招聘会20余场。
全省开展“龙江基层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宣讲”,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学子热情。从政策保障到情感联结,从能力提升到发展支撑,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青年坚信:基层有广阔天地,奋斗能成就未来。
“只要这里需要我,我愿意干一辈子。”刘博文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龙江学子用青春勾勒最美的风景。他们用行动证明: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全面振兴新征程上,更多青年正循着他们的足迹,把青春书写在黑土地上,让理想在基层绽放——这,就是新时代龙江青年最动人的青春答卷。(记者 赵一诺)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