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消息(记者 于灵爽):截至5月末,哈尔滨银行在实现省内贷款增速15%的同时,小微贷款余额达到984.4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8.76亿元,服务企业客户14万户。支持稳企稳岗,疫情发生以来,哈尔滨银行累计投放稳企稳岗贷款近18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超200亿元,累计减费让利超10亿元,年初以来,双稳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再压降0.4%;支持乡村振兴,哈尔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40亿元,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6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型企业表内外融资余额52.39亿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余额12.22亿元。这是记者6月22日,在黑龙江省新闻办举办的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第三场发布会上获悉的。
哈尔滨银行监事会主席王海滨现场发言 摄影 李新阳
疫情发生以来,哈尔滨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推进哈尔滨市率先取得新突破的政策要求,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回归本土本源,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哈尔滨银行监事会主席王海滨在发布会上作主旨发布。王海滨表示,今年以来,哈尔滨银行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立足自身定位,发挥特色优势,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与保障力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方面,该行提高政治站位。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企纾困是哈尔滨银行的职责和使命。年初以来,国家、省、市、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哈尔滨银行系统梳理并研究制定策略措施,于6月6日召开金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启动大会,要求把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企纾困作为当前的主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为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贡献哈行力量。
另一方面,该行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哈尔滨银行成立工作专班,由行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围绕稳经济、促发展、助企纾困,以及金融支持省市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等方向,着力推进改革转型、策略优化和方案措施细化执行。
王海滨介绍,该行采取强力措施,一是制定实施《哈尔滨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百项措施》。年初以来,哈尔滨银行聚焦黑龙江省“六个龙江”“九个坚定不移”和“八大振兴计划”,聚焦哈尔滨市“七大都市”“七个新”和“十一项任务”,结合近期稳住经济大盘、助企纾困相关政策精神,研究制定了《百项措施》,并配套形成了89项具体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任务台账和内部监督问责机制。年内,黑龙江省内贷款增量在全行贷款增量中占比要达到70%以上;3年内在哈尔滨新区等省内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信贷投放超千亿元。二是制定实施《稳企稳岗、助企纾困若干措施》。哈尔滨银行发挥总部优势,集中信贷资源,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存在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一方面,哈尔滨银行优化流程机制,设立小微民企专项信贷投放计划,匹配单独的信贷资源与财务资源;对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个性化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建立尽职免责机制,释放营销动能,建立“敢贷、愿贷、会贷”的良性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该行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链条,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前中后台平行作业机制。同时,该行提升服务质量,结合中小微企业特点,创新推广特色产品;践行零评估费、零手续费、零担保费“三零承诺”,除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外,不向企业收取其他费用;落实稳企稳岗政策,积极参与“双稳”基金担保贷款推广,与担保公司联合服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双稳”贷款利率优惠至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个百分点以下;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做好政策到期续接。另外,该行提高服务效能,制定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方案,提供“7×24小时”线上服务;帮助有需要的中小微企业梳理生产经营信息、财务信息,提供融资咨询建议和金融服务方案。围绕家庭生活与经营生态,为小微企业主、企业主家庭、企业员工提供优惠、便捷的结算、代发、财富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2021年末,哈尔滨银行集团口径资产总额6450亿元,较上年增长7.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5018亿元,增长6.9%;各项贷款余额2944亿元,增长4.9%。在信贷业务上,哈尔滨银行主动调整结构,引导更多资源向省内倾斜,省内贷款余额1587亿元,增速19%。年初以来,哈尔滨银行继续加大省内贷款投放力度,省内贷款余额1676亿元,同比增加222亿元,增幅15%。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