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于灵爽):“打造一个真正的现代化银行,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佳木斯市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学智说。
截至9月末,全市农信社投放备春耕贷款86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31亿元,均居全市首位;对接稳企稳岗名单企业134批、4,682户,向506户企业发放贷款12.42亿元;累计投放扶贫贷款8.44亿元,受益贫困户1.35万户……这一串扎实的数据记录了佳木斯市农信社植根三江平原、耕耘“三农”沃野的实践、成效与作为,见证了佳木斯农信人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崭新形象,也是宋学智定下发展目标的基础和底气。
宋学智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表示,年初以来,佳木斯市农信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服务“三农”、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佳木斯市走出转型发展新路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佳木斯市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学智接受国际在线专访 摄影 尹瑞
与“三农”同心 做普惠金融的引领者
据宋学智介绍,作为支持“三农”主力军,佳木斯市农信社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微小、面向城乡”的市场定位,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基础农业生产,积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将“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滴灌到辖内6个林业局、19个农场、94个乡镇和1233个行政村中,形成了“借金融之力,促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在助力现代化农业方面,佳木斯市农信社加大现代化农业扶持力度,以优势农业项目为依托,积极探索支持农业产业链经济,深挖上下游客户市场,实施银企合作,持续加大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将“一县一品”和“一村一品”作为支持重点,通过信贷导向和服务倾斜,积极引导农户优化种植结构。
同时,佳木斯市联社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整村授信”及“信用村评定”工作,着力推进普惠金融进程。8月14日,富锦联社已对富锦市大榆树镇大榆树等8个村进行了首批“信用村”授牌;9月8日,汤原农商银行在曙光村举行全县首家“信用村”授牌仪式,授予汤旺乡曙光村成为全县首个“信用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信用村”的蜕变。
汤原农商银行“信用村”授牌仪式现场 供图 佳木斯市联社
宋学智表示,“整村授信”从支农定位出发,重点解决农户资金需求和贷款额度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整村授信”,改变原有只针对在信用社申请贷款的农户进行评级授信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授信覆盖面、普惠签约率、普惠用信率和农户贷款客户数,更好的满足农户生产经营、日常消费、改善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
另外,佳木斯市农信社充分发挥网点遍布城乡的人缘地缘优势,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程”,变“坐商”为“行商”,通过走乡镇、进社区、下街道等方式,对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区居民等客户,延伸服务触角,优化金融服务,创新贷款品种,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网格内客户的特点和需求。
佳木斯农信社工作人员(右一)上门讲解信贷知识 摄影 吕岩
“我们计划通过2年的时间,实现走访全覆盖和信息标准化采集,让客户经理能够对区域内客户做到心中有数,让客户在有需求时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宋学智说,目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正在稳步实施中。10月20日,佳木斯市郊区联社召开了2020年优质商户资金扶持对接会,仅用一天时间就采集客户信息164户,登记贷款需求154户、5803万元,预约存款205万元。
与企业同路 做经济发展的助力者
在与“三农”共成长的同时,佳木斯市农信社积极寻求支农服务与提升产业支撑的结合点,逐步实现了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化新农业的转变,有效助推了佳木斯市的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
鸿展集团是国内大型酒精生产民营企业,落户龙江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黑龙江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9月初,黑龙江省农信社与鸿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向企业集中授信50亿元。“十一”刚过,宋学智又带队对鸿展集团四川总部进行了实地考察。近期,佳木斯市农信社拟通过银团贷款方式向该企业发放14亿流动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原料采购等流动资金需求。未来,佳木斯市农信社还将结合企业资金需求实际,通过粮食收储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对企业原料采购提供资金支持。
佳木斯市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宋学智(左三)走访鸿展集团 供图 佳木斯市联社
宋学智表示,与鸿展集团的合作,只是佳木斯市农信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宋学智认为,佳木斯是农业大市,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佳木斯市农信社应该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支持企业发展,将重点放在深挖农业产业链资源上,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信用社”方式,提供全产业链式金融服务,以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全方位支持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实现资金业务闭合式管理,真正做到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及信用社的多方共赢。
为真正做到与民营、小微企业守望相助,佳木斯市农信社始终坚持带动相关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创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难题。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佳木斯市农信社积极作为,精准支持抗疫保供、稳企稳岗、复工复产,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开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一企一策”的差异化服务措施,实行现场或线上多种方式快审快批,为农户和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截至9月末,全市已对接稳企稳岗名单企业134批、4682户,已为506户企业发放贷款12.42亿元,其中,使用基金担保的161户、金额4.55亿元。
与政府同力 做精准脱贫的践行者
金融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年以来,佳木斯市农信社把脱贫攻坚做为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扶贫贷款8.44亿元,余额5.33亿元,受益贫困户1.35万户,其中,扶贫小额贷款余额4.33亿元,支持贫困户1.08万户;产业扶贫贷款余额1亿元,带动贫困户2700户,支持企业35家。
汤原农商银行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访贫困户 摄影 吕岩
宋学智表示,金融精准扶贫,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是关键。为有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佳木斯市农信社创新推出了“农户(贫困户)+种植合作社+信用社+仓储+龙头企业+政府”闭环式授信服务模式,把产业带动方式作为扶贫抓手,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点,以贫困户为基础点,有效整合产业链上的客户资源,采取集中授信的方法,完成对产业链相关客户的贷款投放工作。这样的举措不但增强了带动扶贫产业“造血”动能,还破解了带动扶贫的合作杜和龙头企业贷款难、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以富锦市万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富锦联社按照市政府的推荐,坚持“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经过充分的贷前调查,为其发放了600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万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伟算了一笔账,公司利用该笔贷款大力发展粮食贸易经营、拓展物流辐射区域,3年来贸易量达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120户。企业以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为突破口,在实行按劳计酬的同时,还带动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1125元,既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使贫困户达到了脱贫的目的。
与时代同行 做改革发展的先驱者
“只有练好内功,严守风险底线,才能做到行稳致远。”宋学智说,当前,佳木斯市农信社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省联社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积极推进改制化险工作。首要的任务是在一年内将剩余是4家县级联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面完成农商行改革目标,实现县域农商行全覆盖。届时,佳木斯市农信系统的法人治理结构将更加完善,抵御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也将显著提高。
为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10月9日,全省首家市地级农信社清收中心在佳木斯正式成立。宋学智表示,清收中心的成立是在不良贷款清收方面做出的新的探索实践,旨在破解农合机构经营发展中不良贷款清收进展慢、效益低下的瓶颈和阻碍,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快速提升清收效率,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得到了省联社党委的高度重视。
清收中心工作人员到农户家了解情况 摄影 吕岩
清收中心成立后,由佳木斯市农信社领导率队带领64名清收工作人员组成11个小组,奔赴郊区、富锦、建三江3个片区,开展清收攻坚。经过一周努力付出,清收中心3个大队11个小组共走访648户,约谈156户,收回不良贷款本息239笔,金额15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清收战绩,稳步推进全市信用环境有效改善。
提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宋学智表示,佳木斯市联社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的总要求,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围绕“六个强省”“五头五尾”“百千万工程”“百大项目”,全面加强与农业、农资、农副产品相关的大企业集团深度合作,着力提升线上产品研发和服务能力,持续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努力让佳木斯地区企业和人民获得更多实惠,确保服务三农主力军地位有效巩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升,业务规模和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地位;全面深化农信社改革,积极引进本土化、涉农化、民营化战略投资者,推动符合监管要求的省内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参股未改制机构,全面完成剩余4家机构改制工作,达到推进改制、化解风险、提升服务能力的目的;坚持内外联动,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力争取得更大突破,持续强化各类风险管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按照省联社党委部署,持续推动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下大力气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我们要精心打造‘有温度’的普惠金融,助力‘有成色’的全面小康,持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为佳木斯百姓幸福指数攀升贡献金融力量。”宋学智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