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打造宜居宜业区域中心城市

人民网2018-09-20 13:53:07

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打造宜居宜业区域中心城市

  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接受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团采访。苏靖刚 摄

    提到佳木斯,你想到的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风靡全国的“佳木斯快乐舞步”,亦或是生态宜居、开放包容、潜力无限的希望之城?

  这座城市如何定位?发展的着力点在哪?未来的模样又将是怎样?9月18日,由黑龙江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新时代新龙江新作为——网络媒体龙江行”主题报道团一行走进佳木斯,专访了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

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打造宜居宜业区域中心城市

  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右)接受人民网黑龙江频道总编辑张丹专访。苏靖刚 摄

  瞄准主攻方向 谋划新时代佳木斯振兴发展新篇章

  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于佳木斯的发展,佳木斯市委书记徐建国这样表述:把加快推动“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城市提档、开放兴市”作为主攻方向,奋力谱写新时代佳木斯振兴发展新篇章。

  广袤肥沃的黑土地是大自然对佳木斯的馈赠。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可以说,农业一直都是我市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品牌,更是今后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农业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等实际问题,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多而不富是不争的事实。”徐建国说,农业发展有优势也有短板,因此就要“农业富民”,要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和农业龙头企业,抓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佳木斯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面临着规模偏小、链条较短等现实问题,产业发展正处在不改造就萎缩、不升级就落后甚至淘汰的关键时刻。为此,佳木斯提出“工业强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政策机遇,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构建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柱、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格局。

  农业富,工业强,城市更要提档。为此,佳木斯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路径,依托区位和服务业基础优势,立足佳木斯,辐射周边城市群,全力推进区域交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健康医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等六个中心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真正把佳木斯建成活力迸发、魅力独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而提到“开放兴市”,徐建国说,要深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按照省委“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发展定位,牢牢把握中俄同江跨江铁路大桥建设和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机遇,着力完善口岸通道功能,科学制定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沿边开放园区体系和跨境加工体系,全面提升全方位开放水平。

  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佳木斯有自己的“标签”——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依靠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实现创新发展,怎么做?

  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佳木斯市委把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列为“一号工程”,集中全市最优力量、最佳资源、最强人力向高新区倾斜。全面推行机构职能分类制、干部任期制、员工岗位聘任制、工资待遇绩效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团队的“四制两化”改革,深入推进佳木斯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创新,努力探索新路径、建立新模式,不断提升高新区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能力。同时,去行政化等系列改革创新为高新区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速。

  扶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启动实施佳木斯市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64.1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规上工业同比增长7.2%。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方面,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开展协作配套服务,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加快推进“双创”孵化平台建设,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入孵企业数量实现裂变式增长。

  培育创新人力资源队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徐建国说,市委下发多个政策性文件,着力破解影响人才集聚、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问题。

  敞开大门广交朋友 以外力外脑扩大“朋友圈”

  徐建国说,佳木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源于计划经济的保守思想,习惯于“单打独斗”“自我欣赏”,与发达地区接不上头、对不上号,不善于借力、借势发展,导致越落越远。

  有短板就要有实招。在徐建国看来,就要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敞开大门谋发展,广交朋友聚合力,以外力外脑助力振兴发展。

  瞄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开展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院士专家佳木斯行活动;瞄准国内企业的领军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央企佳木斯对接行动”,共邀请31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佳木斯与各县(市)区、各部门和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合作;瞄准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开展“京·佳高端产业合作对接行动”,共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各类合作意向及项目线索94项;瞄准区域发展的新任务,加快垦地深度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在推动高质量农业发展、园区项目建设等10个领域深入开展合作共建;瞄准开放发展的大格局,先后与泰国AFS组织董事会访华团、日本中华总商会和全日本黑龙江联谊会举办了经贸合作交流会,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

  “应该说,通过不断的扩大交流、寻求助力,佳木斯市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振兴发展的‘能量值’”越来越强。”徐建国说。

  绣花功夫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我市未脱贫人口27509人,全市贫困发生率为2.32%,我们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下足绣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各项工作。”说起脱贫工作,徐建国记住的不仅是数字,更看重的是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前不久,佳木斯召开了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在徐建国看来,这次全会是对脱贫攻坚“军令状”的再明确,是对脱贫攻坚“路线图”的再具体,是对脱贫攻坚“总决战”的再动员。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佳木斯全面落实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根据贫困发生程度高低,依次由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和农业副市长包保除抚远以外的4个国贫县。同时,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推广种植、养殖、光伏、电商、旅游等产业模式,注重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做到扶勤不扶懒,激发内生动力。去年,全市共启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69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5万多人增收。

  扶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参与。为此,佳木斯强化党政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的攻坚格局,配齐配强278个驻村工作队和1.2万人的帮扶工作队伍。开展交通、水利、电力和网络等7项扶贫行动,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巩固完善大扶贫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佳木斯还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巡察、督查工作重点,今年上半年,对4个国贫县和2个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区)进行专项巡察,发现问题401个,问题线索85件,要求各县(市)区9月末核实整改到位。同时,加强对脱贫攻坚和驻村帮扶工作的日常督查,共查处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110件,处理18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1人。

  徐建国说,未来三年,是佳木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狠抓落实,确保年底前实现剩余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退出、192个贫困村出列、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

  “佳木斯将打造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说起佳木斯的未来发展愿景,徐建国坚定地说。(张丹 杨海全 苏靖刚)

阅读
 
编辑:吕丹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