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大兴安岭:着力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

黑龙江日报2018-07-24 09:27:46

  原标题:大兴安岭着力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变好,国家级保护动物不断增多。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野生动植物保护坚持常态化宣传教育不间断,加大捕猎防控力度,从严控制自然保护区调整,确保了生态红线和生态底线。

  大兴安岭素有“野生动物王国”之称,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野生动物320种。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近几年相继发现纵纹腹小鸮、赤颈鸊鷉、红脚隼、烟腹毛脚燕、丑鸭、黑枕黄鹂、鹪鹩等珍惜鸟类。为使珍惜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全区通过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认知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仅今年以来,“爱鸟周”主题宣教活动“进广场、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开展科普讲座19次,发放宣传单23600份,展示宣传展板108块,悬挂宣传条幅159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57次,检查市场、饭店等经营场所83处,收缴鸟笼8个,粘网4片,放飞活鸟27只。

  从严推进保护工作,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未发现非法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及制品等违法行为,未发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举办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培训和全国林业系统第一次非洲猪瘟疫情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了边境地区重大野生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和实战能力。创新的林鸟无伤害安全采样方法在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工作中得到推广。

  在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有序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9处,监测区84个,监测点351处,基本涵盖了候鸟集中停歇、繁殖、越冬及取食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的监测网络。加强对哨兵物种的样本采集检验,排查野生动物疫病携带发生机率,有效进行受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监测预报,实现主动监测防控预警。为掌握候鸟迁徙路线,有效防控疫源疫病发生,建立南瓮河、呼中、绰纳河、北极村、双河自然保护区5个环志站开展鸟类环志活动,弥补了我国最北部无鸟类环志活动的不足。

  为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兴安岭地区完善了林业自然保护区网络,黑龙江盘中、岭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湿地类型地级自然保护区2处,林业自然保护区增加到34处,总面积260.46万公顷,占集团公司总经营面积的31.19%。开展了林业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重点排查采矿、采砂、工矿企业和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旅游开发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活动,系统梳理历次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闫捍江 记者 刘大泳)

编辑:吕岩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