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房卖出83万有人买学区房不惜卖房卖车三分钟来了仨买主还有人不看房直接签约冰城学区房价格暴涨背后的家长百态
还记得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的那个桥段吗:愚人节,贾志新被邻居郑艳红愚弄了,他决定报复,就让小凡和圆圆写了一个换房启事:“本人现有3居室住房1套,使用面积50平方米,有双水有双气有电话,因本人工作需要欲换本市平房1套,使用面积12平方米上下即可,三环路以外优先考虑,无煤气无上下水尤佳,背阳漏雨也可商量。有意者速来面谈,联系人郑艳红……”结果贴出去后,面谈的人多到郑艳红家的门都推不开了。
用好房换破房?这绝不是笑话!在哈尔滨一些“学区房家长”身上,类似的事儿屡有发生。
近段时间,哈尔滨相继出台了两个教育新政,一个是香坊五校设置落户时限;一个是从201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学位紧张的初中或将只招符合“两个一致”政策的小学毕业生,也就是说,为孩子上小学买的学区房,对一些家长来说不能再轻易出手了。原本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抑制大班额的政策,却因为家长们的心态焦虑,引发了学区房价格的三月暴涨。据说,这是近三年来的最大一次“躁动”。但是,依旧挡不住购房者选购的热情。
用新房“换”旧房,为了买学区房不惜卖房卖车……一栋学区房,背后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故事?
1982年、23m 2学区房竟卖出83万元高价
房产经纪人都在感叹:“客户开心就好”
40岁的张志宇在哈尔滨做房产经纪人已经十年了,他对学区房的价格变化和走势尤其熟悉。“每年三四月份都是学区房成交的热门季节,一般10%左右的价格上浮都是正常的,因为每次转手,房主都会把交易税、中介费等开销加入其中,于是逐年抬高了房价。”张志宇说,今年3月初时学区房市场大致还延续着这样的变化,可是到了3月底,不少人都说香坊五所小学“为控制大班额”相继设置了落户时限,尤其是两年后上小学的那批新生,再想选择这5所学校中的一所,买学区房落户必须满两年了。于是,很多准小学生家长都慌了,尽管教育部门说明“哈市其他800余所小学仍沿用往年的政策”,但他们依旧担心,生怕万一哪个名校再设置落户时限,把自己家的孩子挡在门外,所以纷纷“扎入”学区房市场选购。
说是“选”,可选的空间并不大,原本就是落户“刚需”的小面积房屋,房源迅速被抢占。随着房源变化的还有房价。买方着急,卖方肯定要涨价。短短半个月之内,学区房价格暴涨了八九万,甚至二十几万。比如,铁岭小学校区一套使用面积2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二月底售价还是45万左右,一个月后的成交价格就变成了50多万;花园小学校区一套使用面积32平方米的学区房,春节前售价还是72万,三月底就变成了90万。
“那段时间,一天一个价,我们都蒙了,都不敢给顾客轻易报价了。”花园校区的一位房产经纪说。
“为啥卖这么贵?没道理,客户开心就好!”师范附小学区的一位房产经纪人调侃道。涨幅后,师范附小的学区房,均价在使用面积每平方米3万以上,可是这位房产经纪人经手的一套使用面积23平方米、1982年、单向、四全的学区房,竟然卖到了83.5万元的高价,使用面积平均3.6万/每平方米,而去年这样大小的房子也就卖到五十万上下。
还有风华、花园、继红等名校,房价也都在上涨……
一套学区房仨人抢 办交易手续时才知买主是“第四人”
买方到底着急成啥样?卖主杜先生感触最深。他在铁岭街有一套2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三月初时联系房产中介出售,当时的标价是51万可谈,“是有不少人都在看房,可是看完就没下文了”。等到了三月中旬,他隐约感觉到了房价的涨势,改成了报价59万,中间因故耽搁了几天看房时间,等到三月底可以看房时,一天来了八九个看房的。
“中午看房,下午就要见面谈价,相隔两三分钟一起来了三个买主。”杜先生说,当时他按照打过来电话的先后顺序、出价的高低以及付款方式和买家对接。第一个说,可以现金全款交易,但要谈价格;第二个说,可以59万不谈价;第三个说,想和家人商量一下,看能否全款现金、59万不谈。可就在第三个商量完说再考虑一下时,第一个打过来电话的买家也变成了全款现金、59万不谈。于是,杜先生和第一个买家签约。没想到,一个小时后,第三个买家又打来电话说,可以按之前约定的购买了,但是那时他已经没机会了。
让杜先生意想不到的事儿还在后面,当时签约那家中介的房产经纪人带来的是一个女客户,等签约时变成了男客户。杜先生见是同一个房产经纪人,就认为是夫妻分工,一个看房一个谈价签约,也就没多想。结果,等去办交易手续时,和对方一聊天,才知道这位男买主,跟那位女客户根本就不是一家人,男买主根本都没看房,就是听中介说这房子挺好的,看了看照片就定下来了。“我这才知道,他是我认为抢房那三个家庭之外的‘第四位’买家。”杜先生说。
为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买学区房不惜卖房卖车
从卖房者的角度来说,杜先生有些小确幸,如果当时刚刚挂房就有人谈价,那他至少得“损失”近10万。
和杜先生一样确幸的还有市民吴女士。她的女儿今年即将上小学。2月初吴女士开始看房,并在学区房价格此轮上涨前,以74万元的价格入手了一套使用面积37平方米的师范附小学区房。“现在,据说一套使用面积在30到40平方米之间的师范附小学区房,价格可以卖到90到100万之间。”
但是确幸之余,吴女士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无奈。“我家离学校远,所以等孩子上学后,我们必须从原来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搬到这个只有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居住。名校学区房大多比较老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房子都算新的,且不说房屋的格局、装修等问题,就是周边的配套环境,散步、停车等都是问题。你说这样的生活环境,又怎么能让人高兴起来?也有人跟我说,你把小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吧,可是已经是花大价钱买房了,又能拿出多少钱装修。再说这么小的房子,再装修能舒适到哪里去呢。”吴女士说,其实,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她和老公已经是下了血本了,先卖了一套父母留给她的四十多平方米的“闲置房屋”,还是没有凑够全款,他们又把家里的两台汽车卖了一台。“我老公开车代步十几年了,现在天天挤公交上下班。看着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调侃说,冬天做公交最爱往穿貂皮的人身边挤,因为满车都是人的时候,貂儿挤着滑溜,我都说不出心里啥滋味。”
一家三口蜗居22m2学区房 三居室大房只能周末住
在名校周边,像吴女士这样被学区房“绑架”的家长比比皆是。一套使用面积6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便宜点儿的要一百五六十万,贵的得两百多万,所以大多数家庭青睐小户型。于是,名校学区内催生了两种家庭,一种是“学租房家庭”,一种是“蜗居家庭”。“学租房家庭”往往是脱离原来的生活圈,在学校周边租房居住,虽然可以尽量选择一个居住面积大一点儿的房子,但这样的房屋往往经过多次流转,室内的陈设老旧、卫生状况堪忧,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居住,基本谈不上生活品质。
而“迁徙家庭”则过着5+2式的生活,每周日的晚上回“学租房”蜗居,周五孩子放学再回到自己原来的大房子里过周末。每个月的租房开销就得1500元左右,最重要的是生活不方便,狭小的空间下一家人做什么都相互干扰。“儿子学习的时候,我和老公连句话都不敢说。”蜗居在使用面积22平方米学区房里的孙女士说,每个周末回到自己原来居住的大三居,她都会在朋友圈发出“不想走”、“还是这里好”的感叹。(记者 薛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