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是一项光荣的使命,身上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6月份驻村以来,新民村的变化就在身边,我们也在成长。”省委办公厅派驻延寿县青川乡新民村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田道鑫对于驻村扶贫工作认识深刻。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驻地——新民村村部,记者走近这个年轻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体味深耕乡村的他们与村民的故事。
强筋骨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田道鑫1980年出生,队员王秀光1979年出生、龙新宇1986年出生。在村里,他们都是年轻人。
新民村村部前修建好的广场上新装了健身器械,平时总有村民来锻炼身体,田道鑫和队员们都会借机上前唠唠家常。
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之前,田道鑫没有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经历,真正下到基层、扎根基层、干在一线,才知道贫困村是什么样的,最需要什么。
6月份开始驻村,他和工作队队员通过走屯进户,精准识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174人。在走访中,田道鑫了解到新民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欠缺,将修屯内路、断头路、旱改水、修建文化广场等摆上日程迅速行动。
经过工作队与多方沟通和协调,8月份,新民村屯内路的整修工作开始实施,110米长的屯内路修上了。在秋收之前及时完工,村民出行方便了,秋收也顺畅起来。
除了修路,工作队还争取到省民政厅和省文化厅的支持,在新民村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文化广场上配备了建身器材,搭建了篮球架。通过研究政策,工作队还成功申请到“省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10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中心屯路边排水沟。如今,新民村路边排水沟项目已经顺利完工。
在新民村文化活动室,记者注意到这里桌椅、电脑、电视、打印机一应俱全,设备都是省委办公厅为村里捐赠的。有了这个活动室,村里人来村部勤了。
注活力为村民谋增收项目
驻村之后,田道鑫发现新民村以旱田为主,1.5万亩耕地只有1000亩水田,旱田经济效益低,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推进“旱改水”是他想到的第一个出路。
经农业和水利专家实地调查,确定新民村长祯屯和新民屯之间耕地适合“旱改水”,但是缺少电力设施,于是田道鑫开始对接相关部门,今年促成了130亩“旱改水”,每亩水田增收500余元。明年将有200余亩旱田可实现“旱改水”。
今年8月,田道鑫主动与新民村“百企包百村”对口单位平房区工商联建立联系,邀请多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分别在农药分装企业立项、小笨鸡销售渠道、屯内路硬化和互联网+医院终端安装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协作。
为了让贫困户有增收保障,田道鑫和工作队成员积极争取光伏扶贫项目,今年年底,光伏项目即将投入运营,预计每年收入可达25万元以上,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新民村致富带头人菅志国今年养殖小笨鸡2000余只,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狭窄等原因,小笨鸡出现了滞销。田道鑫得知后联系媒体做免费宣传,现在已经有商家上门,要主动帮助菅志国销售。
贫困户孙福要到哈尔滨的医院看病,工作队及时来到他家宣讲医疗报销政策。孙福说,以前哪懂啊,现在工作队来了,手把手教。
抓党建脱贫致富路上有人带
田道鑫说,深入农村,沾满泥土,更加充分认识到夯实党建的重要性。想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必须在工作中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动作用,群策群力凝聚党心民心。驻村扶贫工作离不开村两委的紧密合作,为此,他带领全体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
选好致富带头人,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让村民增收有生命力。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让贫困户增收有活力,这是田道鑫和队员们的扶贫愿望。
致富能人哪里找?田道鑫看上了村里的年轻人。那些致富能人、知识水平较高的青年,田道鑫将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着重培养,未来领着村民致富,就看他们的能耐了。
有了同心同德的致富同路人,工作队谋划帮助新民村多条腿走出致富路。发展木耳种植是“黄金项目”,工作队和村两委就前往木耳种植基地参观学习经验,选择优质菌种,多种途径降低种植成本,返利于民。田道鑫说,今年已有2户村民合计种植木耳3000袋,增收6000余元,预计明年将有更多村民加入。(记者 董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