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打破“按校定编”的传统管理方法,实行教师编制全区“统一核编、动态管理”;通过试行“学区办学”模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哈尔滨新区的核心区,今年以来,松北区切实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教育体制机制上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服务功能,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如何守正出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下步要努力思考并积极贯彻落实的。”松北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连印说。
城乡统筹推进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11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松北区乐业镇的哈尔滨市乐业镇小学。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大气的操场和一座崭新的四层教学楼;走进教室,窗明几净,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高挂于棚顶的是新型护眼灯……“看看我们现在的教学环境,你能看出这是一所农村小学吗?”校长刘娜高兴地带着记者参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曾经是我们农村小学校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刘娜告诉记者,2002年大学毕业后,她便到乐业镇一所村办小学执教。当时的学校就是一排低矮的平房,没有走廊,开门就进教室。木条拼个四框,涂上墨汁就是黑板。为了学生不挨冻,她每天需提前到教室生炉子。外面一下雨,秸秆做的房顶就会成块脱落。“2004年松北建区后,村小的变化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从土操场到砖面操场到水泥路面,低矮的小平房变身四层楼房,触摸式电子白板取代板条黑板……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家长更是赞不绝口,都说一点不比城区的学校差。”提起现在的变化刘娜满眼欢喜。
据悉,松北区自2004年2月建区以来,共筹措建设资金4.73亿元,完成了12所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工程,9所中小学的行业规划及加固建设工程,11所中小学新建工程,13所幼儿园改建工程,以及230多项校舍维修项目,提前三年完成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任务。到2012年,松北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以合格率100%、优秀学校80%的优异成绩,提前完成省级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哈十中苦战6年,实现了提档、晋级、创示范的三大目标,结束了松北无市重点的历史。2016年高考,该校二表本科入段率达到73%;2017年高考,二表以上入段率75%。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建区初期,松北区农村学校教师35%以上为民办教师转正,年龄大,学历低,观念落伍,很难胜任一线教学。针对教师队伍“不足”“不优”“不活”的瓶颈问题,松北区政府采取招、引、聘多轨并行机制,优化、活化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已招考、临聘新教师751人,引进特级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3人,硕士研究生48人。与此同时,为了让教师安心教学,2012年,松北区将班主任津贴由每月人均14元提高到每月人均200元,津贴标准在哈市处于领先水平;2013年,投入123万元开通农村学校教师免费通勤车,解决了农村教师通勤难的问题;2014年,投资80余万元为全体教职工体检;2017年,投入570余万元建设教师公寓,解决了单身教师的居住问题;2017年11月,又开通了城市学校教师通勤车,实现了教师通勤车城市、农村学校全覆盖。
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我区城乡跨度较大,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为此我们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教师管理模式上‘先行先试’,实施‘区管校用’,进而消除教师校本位观念。”王连印说,以前名优教师到农村学校带培乡村教师,因编制牵绊缺少归属感。“区管校用”后,教师编制归属区里,区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配教师,而且教师的业绩也统一考核,从而使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目前,松北区教育局、编办等相关部门建立并完善了系列配套方案,打破了“按校定编”的传统管理方法,实行教师编制全区“统一核编、动态管理”,推动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区域内教师资源在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和动态调整,逐步缩小松北区校际、城乡间差距,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区管校用”让教师柔性流动起来,那么,“动”起来的教师如何实现高效配置?据王连印介绍,松北区决定在区内试行“学区办学”模式。“我区各中小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有的学校学生较少,教师缺少沟通、交流、教研提升的机会;有的学校出现了大班额的苗头,教师数量短缺。而‘学区化办学’后,一个学区内统一进行教师培训,统一进行集体备课,共享教育资源,在弥补学生和教师分配不均衡的同时,教师间也能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教科研能力。”王连印说,松北区以乡镇为依托,建立了五个学区,学区内实现教师的柔性流动,为成员学校解决了教师短缺的难题。学区内推行“一镇一模式”,追求同一学区内“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
优化教育资源,在“区管校用”和“学区化办学”等创新模式下,松北区各中小学校同放异彩,职业学校亦然。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科技创新城的哈尔滨市新区职业学校,正赶上课间操时间,身着统一校服的学生整齐划一地做运动。“2014年,我们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普职融通’试点,探索实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横向互通,实现两类教育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课改成果等方面的借鉴与融合。”哈尔滨市新区职业学校校长刘长山说,目前,首届“普职融通班”即将毕业,这里有两名“潜力股”学生——韩建峰和张雨桐,二人明年将携手报考哈尔滨商业大学。“中考时,成绩不理想,失去了冲击高考的机会,但‘普职融通班’给了我一个报考大学的机会。我的志愿是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系,若顺利考取,毕业时将获得与普通高考生一样的全日制本科证。”说起未来,张雨桐无限憧憬。
提升教育品质办有灵魂的教育
“我上学时,老师授课方式就是一本书、一根粉笔从头讲到尾,没有互动。现在这种状况仍然存在,有的老师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也不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只顾完成授课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要变革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品质,让课堂活跃起来,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王连印说,为了变革教学方式,目前,松北区正密集开展培训,将教研员、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派到江浙一带,学习当地名校的改革经验,以便更好启动该区改革。
据介绍,多年来,松北区以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建设课程资源库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乐学、会学、学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一些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对青一中的“三径六步”教学特色、前进小学的“五径立德和五字课堂教学模式”等等。松北区课堂教学模式由被动灌输式向主动参与式转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日益彰显,教学成绩的低分率明显降低。
2013年,松北区遴选引进了中加、美加两所全国知名的国际化民办学校落户;2017年9月,南岗区和松北区签署了《哈尔滨市松北花园小学校联合办学协议》,开启了松北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模式、联合办学的新篇章……“名校的办学理念更易被社会认同,办学质量更易快速成形,为此,松北区以名校为引领,让名校办学理念在此生根发芽,促进区域发展。”王连印说,近年来,“办学模式”创新所带来的叠加效应已逐渐显现,如联盟办学、名校合作办学和“学区办学”等。目前,已促成了哈十中与哈三中、哈九中,前进小学与师范附小的合作共建关系,有序开展了教学互访、拜师结对、名师讲堂等“双走进”教学交流活动,辖区薄弱学校有了“强手”援助,走出了新路。(记者 薛婧 李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