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入选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五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把强化创新作为振兴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多轮驱动”格局正在形成。
政校企“联姻”变科技富矿为金矿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立英依靠“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5年她成立卫星激光通信公司,产品走出实验室,在世界抢占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高端市场。
“以前观念传统,对成果转化不上心。”谭立英说,政府主动提供政策和资金,注册公司后我还能把精力放在研发上。
谭立英创业得益于哈尔滨政校企参股和股权激励制度。作为科技大市,哈尔滨有高校和科研机构500余个,但科技成果转化曾是短板。2012年起哈尔滨整合创新链,采取政校企模式组建一批新研发机构,携手高校成立六大科技转化平台,迄今累计转化成果2324个。
“政校企模式是哈尔滨基于科技资源禀赋的精准发力。”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说。
哈尔滨光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规模不大,但与哈工大、中科院第49研究所合作,每年都有新产品。董事长史铁生说,公司形成了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其中地质罗盘仪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就达90%。
政校企引领下,一系列制约成果使用权、收益权的瓶颈被打破。截至2017年上半年,哈尔滨新增科技型企业达2684户。
高端发力助“火车头”动能升级
中国首款7吨级民用AC352直升机去年在哈尔滨首飞,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哈尔滨形成集研发、生产、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航空链条,年民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近200亿元。
哈尔滨针对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供给侧改革,依托创新向高端发力。AC352、中船重工燃气轮机、中航科工钛基地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能级产业投用,带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超1000亿元。
哈尔滨市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对相关产业项目择优发展,高创新性、成长性是重要标准,五年间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572亿元提至1000亿元。
越来越多的企业“创”中寻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哈尔滨高端装备制造
业增加值增长7.8%,创近年新高。
体制机制破冰引发“双创”潮
主导产业的“大树”不断吐出新绿,“双创”的“小草”也快速生长。
哈尔滨衡山路9号“万众创业谷”,数十家小微企业和大学生联盟组成众创空间。政府提供860平方米场地和部分办公设施,每家企业都是小型创业创新平台。
在哈尔滨城市中轴线上,国内最长的“创新创业一条街”正紧锣密鼓建设。这条总长15.8公里的街上,串联汇聚近4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8所高等学府和多家国家级科技园。
同时,哈尔滨近年来集中推进政府改革,2014年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城市中取消所有市级自设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进行各机关单位“大处室”整合,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至32个。一系列改革激发“双创”活力,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63万户,比改革前增80%多,“双创”平台和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
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近日率先成立俄罗斯青年协会双创基地,系全国首个专为俄留学生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目前注册创业公司已有数十家。(记者 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