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垦区开发建设70周年采访行”活动启动,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家中央媒体驻省机构及黑龙江省主要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首站抵达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先后来到北大荒农业公园、友谊农场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回顾垦区开发建设历程,聚焦现代化大农发展成果。
滴翠增绿,沃野生金。一走近北大荒农业公园,采访团就被眼前的长势良好水稻吸引住了,水稻放眼望去一片喜人景色,低垂的稻穗,已经开始泛黄,进入了成熟的季节。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再有半个月左右时间就进入了收割季节了,这里集中展示了10个水稻品种,代表着友谊农场高标准、高科技、规模化的水稻生产模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北大荒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在北大荒农业公园,记者们见到的不仅是丰收,更多的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历经70年的开发建设,垦区已从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从农垦总局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底,垦区耕地超过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中商品粮占全省的二分之一,每年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三市和解放军三军一年的口粮供应,垦区已具备了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万亩良田展示区内,站在管理区的道路中间,道路一侧是黄灿灿水稻,另一侧则绿油油的大豆,一阵风过传来淡淡稻香。“过去,种地是四轮车,灭虫是药壶,收割是镰刀。现在,种地一色‘大马力’,灭虫是飞机航化作业,收割更是全部由大机械代劳。”在管理区副主任高中福向记者介绍,“过去是半年的活,现在只需种植户只需要五天就能完成。”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只是垦区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的因素之一。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从197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机械现代化试点单位开始,就率先从美国引进先进农机械的“五分场二队”,当年就创造了人均生产粮食20万斤的全国之最。该单位也是国家北方旱粮基地、现代化农业综合科技试验区、精准农业试点单位。
70年来,垦区牢记自己为国家多产粮食的使命,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以稻治涝”,调整种植业结构,研究推广农业新技术,建立农业生产新标准,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黑龙江垦区,从开垦初期年产粮0.048亿斤到1978年的年产粮50亿斤,用了30年时间;从年产粮50亿斤到1995年的年产粮100亿斤,用了17年时间;而从年产粮100亿斤到2005年的年产粮突破200亿斤,仅用了10年时间。2009年,垦区年产粮突破300亿斤;2011年,垦区年产粮突破400亿斤,创造了“北大荒速度”“北大荒奇迹”。2014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436.1亿斤;2015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441.3亿斤;2016年,在大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垦区粮食总产仍达到411.9亿斤,实现了“十三连丰”。
目前,垦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每到国家粮食出现短缺时,垦区作用突显。垦区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记者 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