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窝岛 吕岩 摄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吕岩):近年来,黑龙江八五三农场党委以“北大荒红色文化旅游圣地”为品牌,以“一日雁窝岛,千年北大荒”为理念,重点打造了将军足迹、文化摇篮、发展先锋、大荒脊梁、圣洁湿地“五个主题旅游线路”。将红色文化全面融合到产业发展之中,做到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八五三农场强力推进北大荒文化强场发展进程,注重培养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激发干部职工群众的创造力,使农场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伐更加坚定铿锵,有力地促进了农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新跨越。
明确发展主线展现文化自信
八五三农场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浓缩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坚实的发展基础,是北大荒文化的杰出代表。农场把弘扬红色经典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了以“讲北大荒历史、树北大荒英模、读北大荒经典、唱北大荒歌”为基本内容的北大荒文化建设的系列活动,组织千名创业老前辈撰写回忆文章,收集建场初期实物、影像资料,挖掘、整理、撰写历史故事,对农场开发建设历史进行了抢救式挖掘;开展了北大荒精神进校园活动,结合“假期工程”、“清明节纪奠”等活动载体,宣讲建场历史,让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灵受到洗礼;开辟红色旅游路线,将王震将军插棍选址、罗海荣抢送油料、英雄湖的传说等一大批红色经典故事传播给更多的游客,让北大荒精神激励更多的人。
八五三农场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大荒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第一部电影《北大荒人》、第一幅版画《第一道脚印》均取材于此,鼓舞着几代垦荒人奋勇向前。这里曾走出了吴祖光、丁聪、丁玲、晁楣、李健、王黎光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近年来,农场把传承北大荒文化艺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王震将军亲自提写校名的北大荒雁窝岛小红花艺校,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美术、声乐等各类专业培训班19个,学员413人。雁窝岛版画院在继承了晁楣、张朝阳等老一辈版画艺术家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在创作风格、技法上创新、突破、发展,形成了集创作、展示、开发、传承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推动雁窝岛版画创作群体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版画创作群体;农场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重点抓好雁窝岛摄影、文学、戏剧、曲艺、音乐的开发与发展,培育具有农场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使北大荒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农场通过完善建设、打造亮点、充实内涵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进地理标志的形象化。近年来,农场共投入资金3.2亿元,完成重点建设项目36个,修建了雁窝岛文化中心、图书馆、雁窝岛少年宫、清河公园、清河广场、将军山公园、烈士陵园、雁窝岛展览馆、雁窝岛规划馆等项目工程和一批文化休闲广场。在清河公园建设了体现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王震将军塑像以及文化作品雕塑,在将军山公园建设了拓荒者群雕和《雁乡铭志赋》碑文,在雁窝岛湿地景区内建设了“潜水挂钩”、英雄湖、龙口夺粮、运送油料4个突出北大荒开发建设主题的场景。目前,农场的“潜水挂钩”纪念地、雁窝岛烈士陵园、雁窝岛小红花艺校、中国版画之乡、雁窝岛古城遗址、雁窝岛湿地等七个被总局确定为北大荒文化地理标志。
党员干部是实施“跨越工程”的领头雁。为使北大荒精神真正成为农场领导干部服务民生、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农场在总场、管理区两级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争创“五型机关”活动,即争当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农场党委以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满意单位评议活动为抓手,提升干部求真务实的品质、创新发展的素质。在党员中开展了争当“五个先锋”活动,即争当勤劳致富的先锋、争当倡导文明生活的先锋、争当服务基层的先锋、争当凝聚员工队伍的先锋和争当扶贫解困的先锋。农场党委班子成员坚持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或做专题报告,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六个带头”。农场领导带头讲党课、作专题报告,带头写调查报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副场级干部定期到联系点调查研究、到基层支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直接面对职工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近年来,农场领导深入联系点141次,帮助基层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00余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北大荒精神”教育活动,使“北大荒精神”成为召唤职工群众的一面旗帜。
打造品牌板块彰显文化自强
八五三农场紧紧围绕垦区提出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建设目标,在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融入北大荒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农场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实现了良田整理网格化、林带设计景观化、沿路统一草坪化、点上特色花园化、生产集约智能化。农场还将垦区开发建设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与现代耕种文化相结合,建成了现代化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化农机装备园区,让人们在观赏现代化大农业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艰辛历程,把融入北大荒精神的北大荒品牌做强做大。
近年来,八五三农场以“北大荒红色文化旅游圣地”为品牌,以“一日雁窝岛,千年北大荒”为理念,重点打造了“五个主题旅游线路”。一是“将军的足迹”。以将军山公园、清河公园、清河广场、王震路等为参观地,沿着王震将军当年踏查建场走过的路线,让人们感受北大荒精神发祥地创业历史的厚重。二是“文化的摇篮”。以雁窝岛版画院、北大荒雁窝岛小红花艺校、雁窝岛展览馆为参观地,让参观者了解北大荒文化源自于雁窝岛艰苦卓绝的开发、建设,增加北大荒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发展的先锋”。以农场小城镇、“黎明新村”、现代农机装备园、雁窝岛酒庄、水稻浸种育秧基地和水稻种植科技园区等为参观地,展示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的丰硕果实,让参观者感受到北大荒跨越发展的震撼力。四是“大荒的脊梁”。以雁窝岛烈士陵园、滨桥烈士陵园、雁窝岛潜水挂钩纪念地、“七一桥”建设纪念地为参观地,让参观者在缅怀垦荒先烈的同时,感受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五是“圣洁的湿地”。以雁窝岛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雁窝岛湿地博物馆和雁窝岛AAAA旅游度假景区、将军山森林公园等为游览地,让游人在游览湿地的同时,感受北大荒人对自然环境的良好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超然享受。突出“生态湿地”主题理念,彰显“一日雁窝岛,千年北大荒”旅游品牌魅力。
再塑精神家园实现文化自觉
八五三农场从抓好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入手,搞好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文化信息共享、全民健身、数字电影信息,加强数字图书馆、北大荒职工书屋等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展全民读书月、广场文化活动周、百姓周末大舞台、基层电影放映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体育协会、社团和文联组织,不断满足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北大荒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北大荒精神教育读本、版画、剪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北大荒精神;通过设置文化长廊、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师生们知场史、知场情,在校园中营造传承北大荒精神的浓厚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农场确立了企业文化识别系统,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诚信、和谐、创新、卓越)、宗旨(以人为本,富民强场)、座右铭(天道酬勤,诚信致远)、使命(为社会提供健康食品,为员工创造美好人生)、管理理念(精准、科学、高效)、精神(执着追求,争创一流)、作风(言行一致,快捷高效)、环境建设理念(人人动手,大家共享),用文化统领人们的思想,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农场确立了“一日雁窝岛,千年北大荒”文化旅游品牌主题,大力实施“十项”旅游保障工程。一是实施最严格的雁窝岛湿地、将军山公园环境保护制度;二是实施雁窝岛旅游人才培训与就业创业工程;三是实施雁窝岛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四是实施雁窝岛旅游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五是实施雁窝岛旅游市场拓展工程;六是实施雁窝岛旅游产品开发工程;七是实施雁窝岛旅游质量提升工程;八是实施雁窝岛旅游文化挖掘工程;九是实施雁窝岛旅游商品开发工程;十是实施雁窝岛旅游形象展示工程。把北大荒精神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让北大荒精神与美景在游客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农场党委始终把“创业创新创优”、“干一项工程,树一种精神,育一批人才,立一座丰碑”作为再塑精神家园的主旋律,连续十五年坚持在职代会树立表彰道德模范的典型,不断使各类典型的先进形象和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广为流传,涌现出行业特征鲜明、工作业绩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126个。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挖掘和宣传典型。推举出“省级百名和谐”之星、感动红兴隆人物王雁琴、感动北大荒人物李玮、总局践行北大荒精神百名人物刘宁等各类典型人物97个,先后涌现出省、总、管理局劳动模范、总、管理局“十佳公仆”、农场各类先进集体及个人126个。
农场党委把规范职工行为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出台了行业规范、公民道德公约、社会公德、居民公约、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标准,在全场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大讨论”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开展了以“创建文明生活”为主题的“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活动;结合“珍爱生命”为主题,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塑形象”活动;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卫生条例》为主题,播发了100余条专题报道,采集全场好人好事2900余条,整理编撰“树文明新风、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好人好事100例,印刷成册下发到各管理区、作业站。八五三农场的社会风气呈现出良好风貌,八五三人斗志昂扬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的征程中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