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图书馆的公益情怀

黑龙江日报2017-08-01 16:02:2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1E2CF047EF1BE8D674F16439954EA04_副本

  以一己之力创办一个公益图书馆,在很多人眼里是困难重重的事情。但是,近年来,在哈尔滨就涌现出几个个人自掏腰包创办的公益图书馆,这些图书馆都是纯公益性质,不收读者一分钱,只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回归纸质阅读。这些承载着个人阅读梦想的图书馆,虽然为数不多,但在发展城市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愈加凸显了个人的力量。

  别墅变身公益图书馆

  在哈尔滨江北世纪花园小区内,有一栋“特殊”的别墅,这栋别墅内“隐藏”了一家个人公益图书馆。行走于别墅四周,就被栅栏上的“弘扬国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红字所吸引,更被门口的“国学公益书馆”这个名字所感动。在这个一切讲求快节奏的时代,有多久没好好看过经典了呢?走进书馆,瞬间置身于轻柔的音乐中,地中央摆放着桌椅,窗下摆着三个布艺的沙发,有人正坐在沙发上埋头读书。图书馆的一面墙摆满了书架,上面有琳琅满目的各类图书:少儿图书、外国文学、国学美文等。每本书都有一个条形码,借阅时微信扫一下,做个登记就可以把书拿走了。

  国学公益书馆在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时成立。开业3个多月以来,小书馆的人气越来越旺,固定借阅读者已有近300人,每天都有20多人来读书。书馆的主人平和而低调,谈到创办这个公益书馆的初衷,他说,弘扬国学文化传统是每个机构和个人的义务,家里有这个地方就利用起来了,现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自己有条件就做了这样的一点事,目的就是让大众有个安静的看书环境,也可以借阅回去阅读。书馆也欢迎大家把家里闲置的弘扬正能量的书籍送到书馆来共享。目前,常来书馆的读者共建了一个有四百余人的微信群,大家经常在群里交流读书心得,同时,书馆还举办了“六一”弟子规背诵、招募假期小管理员等诸多公益活动。

  父与子的读书梦

  每逢周末,哈尔滨市双城区北二道街腾达家园地下2号一家门市房里就人流不断,不到300平方米的屋子里,150多把椅子都不够用。这是一家父子合力开办的个人公益图书馆,这家科普公益图书馆内共有书籍近4万册,目前免费借出的书籍达8000余册。在这里,读书、借书都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建起这家图书馆的是付氏父子,他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人们能回归到书本中,寻找最初的那份专注。

  为了生计,老付年轻时做过“苦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销售图书。开一家公益图书馆,供热爱阅读的人免费读书,是老付一直以来的心愿,但由于受到经济能力限制,这个梦想一直藏在老付心中。为了圆梦,老付一直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一点点积攒资金。去年,老付花近百万元购置了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半地下室。经过全家同意后,这个半地下室就“变身”成了如今的公益图书馆。“那时候没想那么多,就是想让大家多读读书,因为我们觉得人不读书不行,只有读书才能让人找到心灵的归宿。公益图书馆成立后,我发现来阅读的人比想象的要多。尤其假期,有很多学生来看书。我们这里还设有老年坐席,很多老人也常来。”

  图书馆内装修加上近4万本图书,就花费了近50万元,每个月还要支付水费、电费以及两名服务员的人工费。为什么要个人花钱开公益图书馆?面对这样的问题,老付还真说不出自己到底是图啥。但付家父子都承诺,只要图书馆存在一天,就肯定不收大家一分钱。

  公益书馆汇聚众人的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创办公益图书馆的人,平日都有自己的工作。每逢周末,付家父子的图书馆里都是人挨人,除了附近的居民,还有慕名而来的。两名固定的服务员一天下来经常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因此,个人图书馆面对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两个月前,付家父子的图书馆招募了一批学生志愿者。附近高中的学生就是志愿者中的一员,“老板这么有爱心,我们也是受益者,我们也想帮着做点什么。”小徐的想法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于是她们组织了图书馆志愿者小团队,义务帮忙将书籍归位,还有不少学生将自己读完的书捐赠到图书馆,供人借阅。

  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就会收获爱。越来越多的人,在个人公益图书馆的感染下,加入到为书馆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在国学公益书馆,一位53岁的志愿者对记者说,这8个书架陈列的书大多数是主人自己购买的,部分书籍是他人捐赠的,少部分是一些机构免费提供的,小小的书馆,汇聚了许多人的爱。在书馆里走一走,你会发现书馆里有饮水机、投影仪,电脑播放国学视频,还有洗手液等等。“这些都是书馆主人布置和安排的,他真的很细心,想得很周到,很多小区的志愿者就是冲着这些来的,不为别的,只希望和他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他人。”

  国学公益书馆的主人说,他自己只是提供场地书籍,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书馆平日基本都是靠志愿者来帮忙管理,每天十个小时开馆时间都是靠志愿者牺牲自己的时间来为大家服务。做公益图书馆关键是要有爱心和大情怀,目前书馆志愿者群有三十多人,这些人因为爱来到这里,很多人都是因为感动,慢慢就发展成志愿者了。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个人公益图书馆虽然不多,但也如小草般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补充,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阅读纸质书籍。(记者 谭湘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