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首先由道外区委宣传部干部讲述部分道外小吃的故事。包括:“大全排骨串”、“老太太烤面包片”、“徐包铺三鲜馅包子”、“更新饭店烧饼豆腐脑”、“范记永饺子”、“红光馄饨”、“六合顺回头”、“北三光头”、“左家馆熏猪手”等9个故事。声情并茂的讲述,赢得在场嘉宾阵阵掌声。
大全排骨串 吕丹丹 摄
接着,与会嘉宾共同在自助餐桌前品尝着故事中的美食。在现场,大全排骨串经理张佳艳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质量,每天早晨她都要去正规的菜市场挑选上等的小排,回来后用流水冲洗、改刀成一寸多长,然后用十几种调料煨制。经过几道工序烤出来的排骨串,散发出一股纯正的香味,吃起来满嘴流油,嚼起来津津乐道。来这里的客人逢吃必点排骨串。
老太太烤面包片 吕丹丹 摄
老太太烧烤总经理房久田说,老太太烤面包片是根据东北人喜爱面食独创研制的,面包是在食品厂专门定制的,面包片的两面涂有芝麻等多种原料,经过温火烘烤出的面包片能拔出三寸多长的面包糖,外焦里嫩,咬一口嘎巴脆、里面松软保持了面包的酸甜味道。凡是到此品尝烧烤的女士、老人、孩子都选它为烧烤主食,因为它有甜而不腻、脆而不硬易消化的特点,符合大多数人的饮食口味。
徐包铺经理赵波介绍说,“三鲜馅包子”味道纯正、皮薄馅大,总有在这排班等着买包子的顾客,经常能听到买不到包子的抱怨声。随着经营条件的改善,包子也增加到十种菜馅,每种菜馅的包子都是汤汁四溢、鲜而不腻,同时增加了自家研制的炝菜、炒菜、熏酱菜;每次路过这里的人们都有想吃的冲动,特别是“三鲜馅包子”最受人们欢迎。
更新饭店豆腐脑 吕丹丹 摄
更新饭店主任刘文霞介绍说,更新饭店的老式面食在哈尔滨已经不多见了,他们一直保持着传统做法,如坚持用自己发的“老面肥”发酵,豆沙也是用大锅自己煮,烤箱还是70年代哈尔滨风华机械厂生产的。烧饼分为油盐、豆沙、糖三种,面、水、油、盐、糖、豆沙的比例被拿捏的恰到好处,经过时间的淬炼,平凡的食材被制造出非凡的味道,金黄松脆、外焦里嫩。东北优质大豆中提炼的植物蛋白,赋予了更新豆腐脑细嫩柔软的口感,配以密不外传的卤汁,幻化出奇妙的滋味,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香菜、辣椒油,更平添了更新豆腐脑独特的气质。
范记永饺子 吕丹丹 摄
范记永经理钟铧介绍说,范记永三鲜饺子,在制作工艺上非常讲究,绝不含糊凑合。必须做到面案、调馅、看锅“三合一”,三者各有一番功夫。面要和得软硬适度,饺子皮要薄、要均匀;要按比例和顺序投料调馅,鸡汤拌馅,卤虾油调味;煮饺子的汤始终要保持清的,煮出来的饺子不破、不粘。范记永饺子在包制过程中,全部以名档展现,皮薄馅大,鲜美可口,年年如此,天天这样,个个叫绝。
红光混沌馆 吕丹丹 摄
红光馄饨馆经理石淑英介绍说,在哈尔滨想吃到老馆老味的馄饨就在这了,鸡丝馄饨配料齐全,煮鸡吊汤,汤色明透, 汤味鲜美,温胃润肠,配有香椿、紫菜、香油、胡椒面、海米调味点缀,鲜美可口。馄饨皮薄馅大,晶莹剔透,咬上一口,回味悠长。红光的棋子火勺是半两一个的肉火勺,在炉上烤,现吃现烤,金黄小巧,酥脆咸香,咬一口落下的是柔柔酥酥的满嘴酥皮,再咬一口就是喷薄而出的肉香了。如今老街老馆中的老味道已经飘香了八十载。
六合顺回头 吕丹丹 摄
六合顺经理张泽楠向记者介绍说,六合顺回头采用家族老手艺将回头做成牛肉馅和三鲜馅。馅是用花椒水、酱油和老汤拌的,这样的馅香味浓郁,刚出锅的回头颜色金黄,外酥里嫩,一咬一股水,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不像牛油拌馅那样稍微凉一点就会一层油,盘中无蜡,吃起来不但味美而且健康。
北三光头 吕丹丹 摄
北三光头经理李丙发说,“二十多年‘光头’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是材料的十足十,只有用好的材料才能保证‘光头’的原汁原味”。在他的眼里,自己的“光头”数十年来都保持面粉纯自然香气。现在小店里每天售出的“光头”数量多达七八百斤。很多老哈尔滨人从道里、从南岗、从香坊来到这里排大队,等待这种外皮酥脆,内里扎实,带着甜味麦香的老式小糕点出炉。
左家馆猪手 吕丹丹 摄
左家馆经理左维滨说,这猪手最重要的就是选材,要确保每一个猪手都是“全筋”,同时要保证原料的新鲜和卫生。在熏制过程中要加入多种中草药,在保证猪手口味的同时提升口感,更产生提高免疫力的养生功效。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左老板的追求。在三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左家馆不断创新,力求在配方,熏制过程更加尽善尽美。品尝会的现场,扑鼻诱人的香气令人赞不绝口!
哈尔滨道外区将进一步加强“餐饮文化品质区”建设,除继续开展“道外名小吃”文化品牌内涵挖掘行动和“百姓最喜爱的道外名小吃”评选活动外,编制“道外名小吃美食地图”,打造东北名小吃品味中心,构建特色餐饮文化产业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