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管局副巡视员朱建和 吕岩 摄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吕丹丹):近日,网络媒体“美丽哈尔滨·全国文明城市行”走进哈尔滨市城管局,城管局副巡视员朱建和向媒体团介绍了哈尔滨市城管局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情况。
据了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哈尔滨市城管局在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哈尔滨特点的长效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六大方法,持续巩固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坚持把构筑“大城管”格局作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体制保障。为增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协调联动能力,哈尔滨市通过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来塑造、完善“大城管”运行体系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格局,核心是以“市城管委”为领导和议事机构,以设在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的“市城管办”为日常办事机构,统筹组织安排和协调运行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市城管委”主任由市长兼任,副主任由相关副市级领导兼任,委员为60余家市直有关委办局、企事业单位、部分中省直在哈单位及各区、县(市)政府负责人,有效理顺了平行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市城管委”对全市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能够在各部门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与此同时,在哈尔滨市近100个街道办事处增设了“环卫科”,并配备了专职政府雇员和专项管理经费,进一步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从而形成了“横向全覆盖,纵向抓到底”的管理面和管理深度,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了系统、高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是坚持把“全方位、全口径、全概念”作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全方位、全口径、全概念”的管理理念,有效打破了各级城市管理者的旧有思维模式,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被基本杜绝。与此同时,还对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一线管理作业人员提出了“五者八有”的责任要求,“五者”,就是要求每一名城市管理的组织者都要努力成为书写城市现代化的“思考者”、提升城市环境水平的“引领者”、敏锐发现问题的“洞察者”、顺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创新者”、带领管护作业人员与时俱进的“先行者”;“八有”就是要求每一名城市管理作业人员都要做到“网格有人、眼里有活、心中有数、管控有招、整改有表、疏漏有责、落后有罚、形象有标”。
三是坚持把“四季管控”作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季节变化,对城市环境实施“四季管控”。春季围绕“整治修复”开展城市管理。以清明节、劳动节等节日为时间节点,全方位开展“春季城市环境清理整治活动”,对冬季遗留的脏、乱、破等问题进行全面彻底地修复整治,最大限度消除冬季残留痕迹,并为夏季各项精细化城市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夏季围绕“优化升级”开展城市管理。针对夏季特点,全面开展水冲洗清扫作业、三时段开展街路保洁、大范围实施道路维修,重点实施绿化、美化、彩化、亮化等提档升级工程,突出强化夜间城市环境保障,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端午节、哈洽会、“十.一”等重要节日活动为节点,促进城市环境整体优化升级。秋季围绕“衔接拓展”开展城市管理。针对秋季气温转凉,加快落实建管交接,将新建桥梁、道路及小区庭院尽快纳入日常管理,确保建设、管理及时衔接,各项城市发展成果得到保持和拓展。冬季围绕“巩固保障”开展城市管理。针对冬季低温、降雪,街路水冲洗清扫作业无法开展等考验,坚持绿色清冰雪理念,积极应对冬季降雪。以元旦、冰雪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为节点,持续强化冬季城市环境日常管控,确保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始终得到巩固保障。
四是坚持把“3+1检查考评”作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有力措施。哈尔滨市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精细化城市管理过程中,加大了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全社会监督城市管理水平、全社会评价城市管理效能的社会监督机制权重,创新建立了“3+1”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12319数字城管系统、社会监督定期通报办公室、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渠道的作用,引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创新开展对哈尔滨市城管委各成员单位的考核评价机制,将社会公众监督、日常专业检查与综合考核评价有机结合。
五是坚持把“全民参与”作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社会基础。将城管委成员单位和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队伍及各方面的社会爱心人士组织起来,组建成立了“城市管理志愿者联盟”,有组织、常态化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通过开展专项义务劳动、星期五门前净化活动等志愿行动,为提升城市文明素质,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社会氛围。
六是坚持把“百街万点促升级”和“美丽城区”创建活动作为巩固精细化城市管理成果的有效载体。2016年,在连续三年开展“一事一点求精细,百街万点促升级”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哈尔滨市范围内开展“美丽城区”创建评选活动的工作思路,并全力组织实施。今年年初,又统筹谋划了哈尔滨市美丽城区创建工作总体方案,明确了“57857”共32项创建任务,目的就是聚焦居民庭院、背街背巷和城乡结合部等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以整治城市乱象、治理各种顽疾、解决拥堵不畅、改善区域环境面貌为突破口,以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人员水平和素质为方向,通过持续开展“美丽城区”创建工作,全面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