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龙表演,令中外记者拍手叫绝。黑龙江日报记者 蒋国红摄
外国运动员写“福”字。黑龙江日报记者 李淅摄
2月12日,既是第九届亚冬会雪上项目的第5个比赛日,又逢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一场跨越国界的“中国元宵秀”在第九届亚冬会雪上赛区温情上演。
亚布力雅旺斯酒店是第九届亚冬会雪上赛区的主运动员村,共接待了28个国家及地区的近400名参赛队员。12日下午,陆续结束比赛和训练返回住地的中外运动员一回到村里,就被扭秧歌、写“福”字、猜灯谜、投壶游戏、DIY中国泥塑等活动的热烈氛围所拥抱,迎来了难忘的“元宵时光”。
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技术官员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在中国味儿十足的红色宣纸上用中国书法书写了他的中文名字“谦达纳”。他郑重地将自己的这份“杰作”收入背包:“我们要把这个中国礼物带回家乡。”
猜灯谜区成为智慧较量的新赛场,分别用中英韩日等亚洲多国文字书写的谜题悬挂在红灯笼下,吸引了众多运动员参与。
而在东北大秧歌的欢快唢呐声中,斯里兰卡运动员舍哈姆随着中国非遗传承人舞起了红手帕,伊朗运动员颇有兴致地扎上大红绸子,学起了“十字步”,扭起了中国东北秧歌。
充满中国非遗元素的活动吸引了大批运动员前来体验,他们不仅得到了可爱的“中国非遗”小礼物,还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本届亚冬会上获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的徐梦桃刚刚来过,我帮她在葫芦上烙画了‘桃子’二字。”省级烙画葫芦传承人王猛说:“在元宵节这天将非遗展示设置在亚冬会运动员村,这太有意义了,可以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展示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被中外记者亲切地称为“记者之家”的亚布力广电国际酒店也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作为第九届亚冬会山地媒体中心,这里是数百位中外记者的“大本营”。舞狮、舞龙、猜灯谜、写福卡……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在陪伴中外记者“闹元宵”。
“我要让家乡的朋友看看中国舞龙的震撼。”正在媒体大厅的工作台快速敲打电脑键盘撰写新闻稿的哈萨克斯坦国家通讯社记者木合塔尔被音乐声吸引,放下手中的鼠标站起来进行短暂休息。他举起相机围着舞龙队伍兴奋地拍摄:“我非常开心和各国记者朋友在这里一起工作、一起过节,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因为参加亚冬会现场报道,不能回家过元宵节,没想到今天一早在酒店餐厅吃到了可口的汤圆。”香港文汇网记者吴千说:“更没想到的是,酒店还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惊喜、多彩的节日活动。我觉得能参加这么盛大的赛事,并且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媒体朋友一起过节,非常难忘和有意义。”
哈尔滨亚布力旅游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宁晓峰介绍说:“我们亚布力旅投集团承接第九届亚冬会雪上项目接待酒店服务保障任务,全体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保障赛会期间各种相关服务。亚冬会期间恰逢中国元宵佳节,亚旅投集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希望运动员和媒体记者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乐享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温馨。”
“今夜,我们在中国灯笼下找到了共同的笑脸。”活动现场,一位记者在电脑屏幕上写下了这句话。(黑龙江日报记者 李淅 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