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以党建引领、院地合作,科技支撑、协同创新,田间课堂、培训推广等方式,通过人才助力,科技引领,赋能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桦川县百禾浆果专业种植合作社里,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据了解,今年合作社采用“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栽种的玉米不仅穗大,而且颗粒饱满。看着即将丰收的玉米,合作社理事长王大江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种地就是靠天吃饭,雨水好了多产点,雨水不好了就少打点。”王大江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桦川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座谈会现场
为了实现粮食稳产增产,桦川县自2018年起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合作,重点围绕粮食产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等影响区域农业产业提升的主要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一对一帮助农户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玉米精准栽培与管理创新研究组组长明博介绍,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桦川示范了包括密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以及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等在内的多项先进技术,不仅达到了有效保护黑土地的目的,而且通过合理增密,帮助种植户实现产量提升15%以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带领专家组还来到桦川县田间地头,针对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等农作物进行科技帮扶,现场授课。
“田间大课堂主要是通过农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由专家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田理念以及新技术、新模式,让广大农民在实践中通过先进技术和模式,从而提质增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耕作栽培室主任研究员宋振伟介绍说。
观摩调研活动
据悉,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6年来的科技帮扶,桦川县科技示范基地由2018年原有的600亩发展到2024年的7.65万亩,种粮大户得到农技培训5万余人次,辐射带动全县农民节本增效5500万元。
桦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翊宁表示,桦川县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院所的对接合作,充分利用科技转化成果,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叫响桦川品牌。(文/图 冮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