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消息(记者 刘才星):“省政府工作报告为2023年医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的民生答卷,托起了龙江人民‘稳稳的幸福’。”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四病房主任吕松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医疗战线的政协委员,他带来了让龙江百姓有“医”靠的民生建议。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四病房主任吕松岑 摄影 相帅
“对于慢性病人群的早干预、早治疗、持续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程,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从而降低患者乃至全社会的疾病负担。”吕松岑表示,为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慢性病上升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他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普及健康生活行为。吕松岑建议大力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扩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覆盖面,帮助群众提高健康意识。专家学者充分利用电视、网络、自媒体等方式,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慢病防治健康宣教,从根本上预防或减少慢病的发生。同时,引导群众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早诊断、早治疗,实现自我管理,节约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加强慢病防控管理,他建议积极适应疾病模式的转变,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要大力发展慢病健康管理,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慢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因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中慢病项目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起不到预防的目的,建议将35岁以上人群的体检、健康评估、健康改善计划和健康咨询等基本健康管理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和控制慢病危险因素。
吕松岑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合理制定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将慢病防治纳入学校健康课,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对慢病患者的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