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能否完成第四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进入关键期。12月2日,记者走进哈尔滨新区利民片区(简称利民园区),一探这个拥有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园区,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力冲刺四季度。
包装箱封装检查。
“按现在这股劲儿继续干,就能实现咱们说的那几项指标,固定资产投资、产值等的增量奖励就都能拿到。”2日上午,在华润雪花啤酒(黑龙江)有限公司(简称雪花啤酒公司)的会议室里,哈尔滨利民开发区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郎国林正在为企业相关负责人讲解政策、加油鼓劲儿。
“园区盯得很紧,企业的发展动向他们随时掌握。可以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跑步前进’提供保姆式服务。”雪花啤酒公司生产总监魏茂琨介绍,目前,企业24小时三班倒生产,全力冲刺产量40万千升、产值突破10亿元的全年目标。
在雪花啤酒包装车间,每小时产出12万听330毫升易拉罐啤酒的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是该公司2020年投资2亿元新上的生产线项目。据悉,近两年,该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加高端酒产能,2021年又投资6500万元上了一条每小时生产4万瓶纯生啤酒的生产线项目,并于今年6月投产。目前公司高端酒产能达到25万千升。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利民园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研究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一企一策”指导企业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能够封闭生产的全部封闭管理,不能封闭生产的采取模块化、倒班等生产方式。截至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因涉疫而停产。
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派斯菲科)就是封闭生产的企业。记者电话采访了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郑伟。据郑伟介绍,公司自11月初以来一直封闭管理,200多名员工全部驻厂,24小时倒班生产。作为东北三省惟一一家生产血液制品的上市公司,派斯菲科自2013年落户哈尔滨新区以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去年企业完成产值7.1亿元,今年预计突破9亿元。
郑伟说,在新区发展,企业没有后顾之忧。无论是项目建设、政策兑现,亦或是疫情造成的原材料紧缺,利民园区的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这几年新区还及时为企业兑现了经济指标增长的奖励政策,这些都坚定了企业在新区扩大再生产的信心。去年企业投资4.5亿元在省内新建9个浆站、改造3个浆站,并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自动包装机、大容量压滤机等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企业还上线西门子EMS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智能)生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利民园区拥有190户工业和工业相关配套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户。为保证企业稳定生产、园区经济良性增长,哈尔滨利民开发区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聚焦“强存量、扩增量、建核心”,全力抓招商、上项目、优服务、兴产业,推动园区经济向好运行。今年以来,园区共实施产业项目42个,已签约产业项目22个,预计1~11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已超额完成全年12亿指标任务;完成内资到位额47.8亿元,同比增长90.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24.7%。
“跳起摸高,持续挖潜,我们尽最大努力冲刺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的目标。”奔跑在为企业服务的路上,利民开发区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干劲十足。(文/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 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