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举行的2022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黑龙江大米节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晓华分别介绍了本届大米节在活动设置上的亮点特色,以及黑龙江重磅推出省级优质农业品牌“黑土优品”的底气源自何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晓华
方晓华表示,我们筹备举办黑龙江大米节,作为宣传推广“黑土优品”省级优质农业品牌的重要平台,也作为丰收后促进农产品市场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意义重大、正当其时。与以往相比,2022年黑龙江大米节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本届大米节将突出“绿色龙江、黑土优品”主线,围绕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集中资源力量,精心打造农业品牌馆,举办黑龙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通过展览展示、对接洽谈、观点交流、深度对话等内容,集中推介“黑土优品”省级优质农业品牌。其中,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将邀请农业行业和品牌领域的领导、专家,探讨黑龙江品牌强农的新思路、新路径,组织绿色优质农产品主产市县和企业开展推介;农业品牌馆将集中展示纳入“黑土优品”目录十个品类100余种农产品,全面展示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龙江农业发展成果。同时,大米节还将开展助农直播带货活动,通过一系列品牌推广行动,持续提升“黑土优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是聚焦全球“好米盛宴”。黑龙江大米是“龙字号”农产品中的明星产品,也是大米节品牌矩阵的重中之重。本届大米节将继续开展大米品评品鉴、国际大米展、世界百米汇、大米产销对接会等一系列“米”主题活动,通过“品、评、展、论、销”,传递“好米产自龙江”的市场信号。今年的大米品评品鉴活动,将延续专业评审团+三轮暗码评比的方式,对国内外选送的优良大米样品进行打分,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评选出粳稻和籼稻各3个金奖、6个银奖、9个铜奖,共计36个奖牌。目前,组委会已经收到来自国内20个省份和国外7个国家的参评样品666份,比上届大米节增加了178个,基本涵盖世界水稻主产国和国内水稻主产省。此项活动已于10月24日启动。
三是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本届大米节设置了现代农业成就展,围绕黑龙江农业“非凡十年”取得成就和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成果进行展览展示。同时将举办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推介活动,设立农业招商综合展区,围绕重点产业、优势产品、大企业集团,盘活存量资源开展精准招商,让龙江好资源精准对接好企业,以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促进龙江农业振兴。
四是聚焦新创意新消费新市场。比如首次开展龙江农产品创意时尚秀,特色鲜明地展示龙江农产品品牌设计创意。再如首次设置龙江鲜米主题馆,现场提供微型碾米机、保鲜贮米桶等设施,为消费者呈现鲜米生产过程、营养品质和独特口感,引导鲜米消费方式。今年还将在农产品主销区部分城市设立大米节分会场,进一步提升黑龙江大米节的影响力,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购买到龙江好大米。
方晓华介绍,今年我省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资源优势,精心打造“黑土优品”省级优质农业品牌,把“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农产品呈献给全国人民,我们的底气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黑土耕地是黑龙江最大底气。黑龙江是誉满中华的祖国第一大粮仓,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2.579亿亩,耕地面积、黑土面积均列全国首位。良田沃野孕育丰厚物产,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生态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渔业和特色农业六大产业加快发展,将形成总量超一亿吨农产品供给能力,成为全国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二是绿色生态是黑龙江最亮底色。黑龙江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东北黑土区最高,开垦时间短、病虫害少,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1/2,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生态农业基地。黑龙江也是全国最早发展绿色食品的省份,拥有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8816万亩,占全国的1/5,绿色生态已成为龙江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三是优良品种是黑龙江最强底牌。好种出好粮,黑龙江精心培育本土优良品种,赋能中国饭碗。全国闻名的五优稻4号,食味值高,米香浓郁,适口性强,不回生;龙江冷水鱼富含多种鲜味氨基酸,肉质鲜香甜,嫩滑弹,无异味,以虹鳟鱼为例,其蛋白质含量高出我们常吃的鲤鱼13%;黑龙江大豆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加工后的豆制品味正色纯;黑龙江民猪耐寒抗逆,繁殖力强,“雪花肉”丰富,兼具“细、嫩、鲜、香”特点。2022年,全国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中,我省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10个品种入选。
四是质量安全是黑龙江最硬底线。黑龙江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500多家生产主体入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省级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绿色、有机食品数量近370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168个,已成为安全食品的代名词。(记者 李天池 摄影 荆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