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龙江森工林区,无处不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穆棱局)着力推进林长制建设,林长当先,率领全局干部职工,本着“认清形势、精准施策、明确职责、重在落实”的总体要求,发力今春。
迷人的湖光山色
坚定前行达成绿色目标
4月、5月正是龙江森工林区“三春”大忙的黄金季,勤劳的穆棱林区人准备好了。
林长履职尽责,启动“三春”工作。穆棱局党委先后召开了林长工作会议和“三春”视频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龙江森工集团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当前各项重点任务,执行林长制所赋予的权利责任,承担起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主责主业,有效运用林长工作管理机制,全面开启2022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及春防春造目标任务。
森林安全不容忽视。穆棱林区内有8处森林防火瞭望塔,塔与塔彼此互联互通,遥相呼映,这是森林安全保障的“天眼”。
清明时节,森林防火到了高风险期,防火瞭望员早已住宿峰顶高塔之上,一遍遍巡视,一轮轮察看,一刻不敢大意松懈。
据介绍,到2022年春,穆棱林区实现了3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佳绩。建局以来,穆棱局累计为国家输送商品材1652万立方米,出色完成更新造林总面积达126万亩,“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森林管护面积401.2万亩,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03.02万亩,完成后备资源培育10.01万亩。
加强苗圃建设,实现苗木自给有余。中心苗圃总面积731亩,年育苗量513万株。主要繁育树种是红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和红豆杉等珍贵树种。
“回想过去,林区的先辈们为了支援国家发展建设,在艰辛的创业年代里,既是伐木人砍树人也是拓荒人,献了青春献终身,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自然财富和精神财富。放眼未来,‘林业十四五规划’目标明确,让林区人变为守林人护林人和植树人,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定。”穆棱局相关负责人说。
绿意盎然的苗圃
过去,穆棱林区从局址到林场的道路都是砂石路、简易公路和季节道,道窄弯急。往回之间,就是一条砂石路跑到黑,不是坑就是土堆。道路两侧处处是料场、垃圾堆、沙坑和空地,没有绿化树木和植被。
要想富,先修路。现如今,林区公路、防火公路全面改造升级,白色路面延伸到每个林场,道路两侧绿化美化纳入生态林区建设整体规划之中。今年,初步调查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将对路边腐朽危险树木进行清除,计划栽植红松、云杉、樟子松等绿色树种56200株。
天保工程二期十年里,307公里的林区道路两侧,完成了数行不等的护路林栽植任务,并对48处废弃料场、采砂场、取土场、采石场和荒山荒坡等,通过人工课土,营养杯苗木栽植165.1万株,植被恢复总面积完成5628亩。
穆棱林区绿色通道初步建成,通场、通村、通镇公路两侧都已绿树成荫。走进穆棱林区,探秘东北虎豹足迹,寻迹千年红豆杉风采,一路风光,一路景色,身往神怡,长廊绿色是通向生态美丽林区的“打卡地”。
湖光水色造就绿色胜地
在穆棱林区有一条蜿蜒流淌的穆棱河,它是乌苏里江主要支流和发祥地,源头在东北虎豹公园的窝集岭北坡,河上镶嵌着两颗明珠。一颗是团结水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库容1.2亿立方米,位于穆棱河最上游,被著名的东北红豆杉保护区和东北虎豹公园紧紧环抱。顺流而下60公里便是另一颗明珠,叫奋斗水库,2019年建成蓄水,库容1.9亿立方米。
穆棱林区在生态建设规划中,将“两湖”周边的森林全部划定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区,总面积100多万亩,全部列为封山育林区域,实行“三禁”,即禁伐禁牧禁耕,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这些年,对原有森林实行管护,科学经营,5个林场按照经营范围开展森林抚育、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造和植被恢复等项目,稳固森林数量,保障森林质量。完成森林培育经营项目面积10万亩,退耕还林面积2.0万亩,还湿还草面积500亩。
登高远眺团结与奋斗两水库,绿水蓝天森林茂盛,湖光山色胜景极佳。近赏千年红豆衫,看白雾碧水清波,听百鸟欢唱,呼吸着醉人的空气,俨然成为了休闲旅游和度假避暑的生态胜地。
生机勃勃红豆杉
荒地还林成就绿色银行
上世纪90年代,穆棱林区水湿地和特种林地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沙化土地增多。
新时代,穆棱林区树立了“生态立局、资源保护、产业转型、特色富民”的新理念。积极开展调查,制定规划,针对超贫土地、生态脆弱之地、林中小块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带和构成安全隐患的土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面积由多到少,直至全部完林地绿色植被恢复任务。
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在林业局主导下,发挥林场优势,鼓励林区职工在看好山、护好林的同时,在弃耕土地和荒山荒地上寻求绿色产业发展,优先栽植经济林。
如今,穆棱林区还林种植蓝靛果、沙棘果和山葡萄等15600亩,栽植红松经济果林达15000亩,北药基地种植达20000亩,商品林基地16000亩。天保工程期内总共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32000亩,形成了特色种植产业化,未来这里将成为资源丰富的绿色银行。
捍卫好生态,起步新征程。穆棱林区人顺势前行,绿化山川大地,培育后备资源是职责、也是使命,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更是大有作为。“植”此青绿,只为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植”此青绿,确保山更美、林更茂、生态更亮丽,人民更幸福。(通讯员 苗玉林 胡启亮 记者 马一梅 李健 摄影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