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我把老人请回家!”3月4日,七台河市新兴区七星河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联合志愿者,开展了为辖区空巢、独居、孤寡、重病老人的专项服务活动。通过为老人康复护理、与老人聊天、为老人义剪、为老人衣物缝补、为老人提供免费就餐,把政府的关爱、社会的温暖送给社区的老人们。
七星河社工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免费就餐
几年前人们对“社工”的认知还仅停留在概念上,如今在黑龙江省内各地乡镇(街道),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站)已纷纷落地,社工(社会工作者)犹如“蒲公英”的粒粒种子,把爱播撒在百姓的心里,用温情浇出幸福的花蕊。
社工探访患病老人
2021年4月,黑龙江省全面实施“蒲公英”计划,启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思路,省、市(地)、县(市、区)三级同步开展社工站试点。一年来,省级遴选支持20个社工站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化便民利民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在第十六个国际社工日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走进社工站,跟随社工们的脚步,近距离感受她们给与社区居民的别样温暖。
学府街道社工站:“常态服务+重点聚焦”不落一人
“大家先把用芝麻和花生做成的汤圆馅在水里沾一下,再放进糯米粉里反复摇晃,一遍、二遍……” 社工们耐心地手把手地教着老人们如何做汤圆。
社工教老人们做汤圆
2月14日,双鸭山市尖山区学府街道社会工作站里,20余名空巢、留守、高龄老人在社工们的帮助下,用自制汤圆的方式庆祝传统节日。随后,又将煮好汤圆送到行动不便的居民家里。接过汤圆的居民们激动地说:“一碗小小的汤圆,包含的是对我亲切的关爱,感谢你们!”
学府街道社工站站长全秀丽说,哈尔滨市香坊区聚心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黑龙江省首批社会组织名录成员,承接运营了省级试点、双鸭山市尖山区学府街道社工站和市级试点、集贤县福利镇社工站项目。社工们为城乡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农村留守老人建档立卡,开展服务对象排查和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慰问困难群体;对社区目标服务老人进行站内或入户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和个人卫生;给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代购米面粮油、药品;对目标服务老人开展互助养老、危机干预、权益保障等服务。
社工慰问防疫“大白”
开展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采用点站结合的方式,街道设站社区设点以五社联动为抓手,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创建“有温度、有情怀”的社工站品牌。
红旗街道社工站:“1+1+2+X”优化社区资源
走进佳木斯市山水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一间儿童心理咨询室引起了记者的注目。工作站负责人范秀丽告诉记者,承接这个社工站的是佳木斯市圆梦社会服务中心,这是一家专业性、公益性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拥有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40多名专业人才。去年,中心首次承接了省级试点、佳木斯市郊区红旗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及市级试点、佳木斯市山水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运营工作。
去年9月山水街道社工站成立,先后对60多名困难老人和48名儿童开展入户调查。今年年初,针对社区困境儿童和老人的实际情况,社工站联合第六小学的8个家庭志愿服务队,为辖区6名生活困难儿童和6名生活困难的老人开展帮助活动。
社工为丁家小儿子辅导功课
近期,社工们在走访时发现,单亲母亲丁某家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困难,月收入仅在1000元左右。大儿子患病,小儿子正上初中。小儿子学习很努力,但是家庭环境造成他心理状态比较自卑。社工知道后,经常到他家里打扫卫生,帮他改变家里的卫生状况,为他制订学习计划,补习功课,鼓励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目前,孩子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有显著提升。
社工关爱辖区老人
范秀丽介绍,红旗街道社工站设在北焦化社区,由区民政局、街道、市圆梦社会服务中心三方共建,按照“1+1+2+X”的人员配置,即设1名站长、1名社会工作服务督导、2名驻站社工,以及若干兼职和实习社工。区民政局分管领导任社工站总指导员,街道分管领导任社工站专职指导员,市圆梦社会服务中心负责人任社工站专业指导员。采取“社工+网格+志愿服务”的服务模式,通过社工专业服务,调动社区资源,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大力推动社工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社工回访辖区内的老人
兴富街道社工站:探索提供专业“个案服务”
兴富街道社工站服务理念
在七台河市兴富街道社工站,十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一名社工正在采访他们,请他们回忆自己的过去。这是社工站开展的专业服务项目,通过写回忆录,让老人走出孤独。
社工为老人缝补衣服
兴富街道社工站站长吴育华介绍,去年8月,七星河社工服务中心承接了新兴区兴富街道社工站运营。过去,中心以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等内容为主,目前正在对社工站运营进行探索。
社工为辖区老人剪头
兴富街道现有59名特困老人,19名失独老人,65岁以上困难老人343人。根据实际情况,社工站在保证低保人群、建档立卡的贫困人群、特困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等主体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突出服务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体。运用专业方法,为特困老年人建档立卡、提供救助服务,以及精神慰籍、危机干预、网络构建、老年教育等专业服务,维持和改善老年人的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
社工与老人谈心进行心理疏导
目前,随着兴富街道社工站的逐渐完善,社工们将对社区内的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进行入户调查,针对每个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的个案服务。通过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社工们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如何人才短缺破解?建议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按照“一年起步、三年铺开、五年建成”的总体目标,黑龙江省力争“十四五”末建设一支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会服务工作全覆盖。
记者发现,人才短缺是当前社工站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社工站大都只有一名持证社工,有的只是参加了相关部门培训就上岗。如何引导有专业知识、有业务能力的年轻人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中来?为此,记者采访了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省社会工作督导梅梅。
梅梅建议,在积极探索社工站本土化服务模式方面,社工站建设需要找准定位,扎根本土,积极探索适合本辖区民生需求的服务模式。一是精准识别核心服务对象,突出服务重点,打造品牌服务;二是社工站建设要逐步与基层民政服务体系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形成服务群众合力;三是聚焦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五社联动”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等方面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总结本土经验,不断完善社工站建设和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要加强社工站人员培训。一方面要加强社工政策知识储备,准确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工专业知识和方法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质量。(记者 杨桂华 吴利红 摄影 杨桂华 吴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