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村史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来源:龙头新闻  |  2022-03-02 14:14:07

  一张张老照片和煤油灯、“四大件”、耕作农具等老物件精心摆放……23日,宁安市江南乡宝山村、海浪镇盘岭村、马河乡马莲河村三家村史馆揭牌,将前来参观的人一下子拉回到了往昔岁月。

宁安:村史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盘岭村村史馆一角

  此次接受巡礼的宝山村、盘岭村、马莲河村村史馆,是宁安市村史馆建设的部分典型代表。记者在三家村史馆看到,都是高标准设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展示馆建设结合,以传承历史文化、讲好乡村故事、激发拼搏斗志等内容为重点,通过一幅幅图文、一件件实物,还原历史记忆,弘扬各个村屯的优秀历史文化,体现不同乡村的特点和风格。

宁安:村史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马莲河村史馆一角

  “村史馆展示了近年来脱贫攻坚成果和新农村建设的历程,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保留传承下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宝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徐志刚说。

  不仅设计高标准,三家村史馆对收集到的软硬件物品也科学分类、归档管理,便于参观、查阅和讲解。在马莲河村史馆,每件展品都可以通过扫码查看详细的故事。

  “村史馆的落成,为我市乡村振兴再添文化新地标,也为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目前全市打造了9个‘村史馆’样板。”市委宣传部部长吴洪波说,宁安不光建村史馆,还有村史整理和出版。

  “这本书编写得非常好,把我们村的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用记录的手法编撰成书,足以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不久前宁安市首批41个村“村史”新书发布会和第二批“村史”编撰启动仪式上,参会人员纷纷发表评论。

  “村史为百姓提供生动详实的乡土教材,既是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自信的彰显。编纂村史不仅是‘寻根之旅’,更能助推乡村振兴。”吴洪波介绍说,宁安历史悠久,曾经是肃慎古国、渤海国和宁古塔所在地,编纂村史具有“先天优势”。

  “以往不少村史编纂因留存下来的文字资料很少,即便有也残缺不全,导致质量参差不齐。这次宁安市委宣传部组织队伍收集资料,全市动员编撰《宁安村史》,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村史编纂的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和出版关。”吴洪波说。

  乡土文化催生乡村振兴新形态。行走在宁安乡村,能够清晰感受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晕染了绚丽的色调”。

宁安:村史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马莲河村史馆里,扫码可查看展品详细故事

  “马鞍山高,石缝沟长,卧龙河在村边流淌。大院套儿,新瓦房儿,门口的老奶奶忙着唠家常……”在石岩镇民主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教村民们唱村歌。“这个村的文艺人特别多,又创作了村歌,我在休息日的时候就来村里志愿教村民们学唱村歌。”市委宣传部宁忠臣说。

  “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农民教育三年行动为主线,创新开展‘村系列’活动,夯实群众思想根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宁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李大鹏说,宁安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乡镇文联组织13个,组建各类文艺家协会分会75个,组建各类文化(文艺)兴趣小组200余个,吸纳农民会员并注册文艺志愿者350名。

  近年来,宁安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打出了“村系列”的组合拳。167个村举办“村晚”,谱写“村歌”37首,成功举办了“村歌联赛展演”活动。半数以上村屯拍摄“全家福”或建设“笑脸墙”,用好“德信讲堂”“农民夜校”“农民教育微信群”等课堂,村容村貌美化优化,公共服务大大提升,村民素质大为提高,走出了一条可看可听可学的宁安路径。(记者 刘晓云 摄影 刘晓云 编辑 李航 审核 姜明 统筹 陈长辛)

  

编辑:牟海微
新闻热线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