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七大都市”启程 五年蓝图绘就
来源:黑龙江日报  |  2022-03-02 10:45:50

  伴着初春的脚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日胜利闭幕。未来五年,省会哈尔滨市干部群众将踔厉奋发,跳起摸高,踏上新征程。蓝图绘就,大幕已启,1000余万哈尔滨市民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一起向未来。

哈尔滨“七大都市”启程 五年蓝图绘就

景色怡人的哈尔滨。

  奋斗目标

  结合哈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着力打造

  创新引领之都

  先进制造之都

  向北开放之都

  冰雪文化之都

  现代农业之都

  创意设计之都

  宜居幸福之都

  维护“五大安全”能力持续提升,龙江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作用更加彰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哈尔滨“七大都市”启程 五年蓝图绘就

哈尔滨新区夜景。

  今后五年这样干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推动振兴发展的具体行动上。完善党委研究重要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评体系,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落地见效,确保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哈尔滨“七大都市”启程 五年蓝图绘就

畅享滑雪乐趣。

  创新驱动发展 壮大新动能

  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振兴发展的支撑作用,建设东北亚区域性创新高地,打造创新引领之都。

  选准创新方向。聚焦“4+4”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深入推进技术攻关,努力突破一批技术瓶颈,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产业。促进军地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布局高能级载体和功能性平台,积极创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哈尔滨新区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水平。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打造中俄合作科创中心。

  优化创新生态。建设环大学大所创业生态圈,突出打造松北科创集聚区和“学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科创产业带。

哈尔滨“七大都市”启程 五年蓝图绘就

城市湿地风光。

  提高对内合作对外开放水平

  围绕建设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完善开放综合枢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向北开放之都。

  做强开放发展引擎。突出高端化产业发展导向,着力引进一批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项目。落实新区总体规划,高标准推进产业功能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加速人口集聚,努力在城市建设、现代化治理上打造新样板。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化拓展深哈对口合作,加快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建设,复制推广“深哈产业园”模式,探索与国内先进城市、省内地市产业合作新机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功能。

  提升开放通道平台功能。强化航空、铁路、公路有机衔接,完成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哈尔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现代农业之都。

  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延长“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实现一产接“二”连“三”,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落实保护黑土地各项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大豆产能提升工程,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300亿斤以上,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巩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哈尔滨“七大都市”启程 五年蓝图绘就

实体经济夯实发展根基。

  深化改革 激发振兴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精准谋划实施更多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撬动性的创新举措,向改革要发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驰而不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链条对标“全国最优”,形成更多首创性、特色化的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办事不求人”,全面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推动混改重点突破,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引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

  聚焦经济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4+4”现代产业新体系。

  加快工业振兴步伐。完善工业体系,壮大工业规模,提高工业占比,打造先进制造之都。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继续抓实“五头五尾”,强化创新赋能、数字赋能、设计赋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加快形成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产业,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意设计企业,打造创意设计之都。支持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做优高品质特色商圈,建设东北亚消费中心城市。

  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把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为经济“换道超车”注入动力。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支持数字企业发展,推动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制定完善生物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等产业,建设生物产业链聚集区,抢占生物经济竞争制高点。

  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

  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深入实施强省会建设行动,打造功能完善、品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省会城市。

  优化空间布局。老城区有序推进更新改造、功能提升、人口疏解,优化人居环境,在传承城市文脉中展现新颜。新城新区坚持高标准、高品质开发建设,塑造现代城市风貌,提高生活便利度,在产城人融合发展中彰显活力。

  夯实承载功能。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成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环工程,启动4号、5号等新线项目,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加强燃气、供热、供排水、污水处理等源网厂站建设及老旧管网改造,完成松花江水源上移。

  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系统优化城市风道、水道、绿道,完善形成“城市公园一社区公园一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让城市贴近自然,让生态融入生活。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做强文旅产业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发展文化事业,做强文旅产业,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推进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凸显欧陆风情,保护红色基因。办好国际冰雪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建设东方音乐浪漫文化名城。建设东北亚对外宣传协作基地,讲好冰城故事。

  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围绕打造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开发旅游产品,创新模式业态,推动全域全季旅游品质升级,提升“冰城夏都”美誉度。深挖“绿生态”潜力,突出湿地、森林、乡村特色,打造避暑康养度假胜地。放大“冷资源”优势,抢抓后冬奥时代机遇,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借势发展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创意、冰雪装备等为重点的冰雪经济。

  增加收入 全面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打造宜居幸福之都。

  持续推动就业创业。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抓实抓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慈善事业,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坚持 “房住不炒”,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推进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综合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确保水环境持续改善,水资源高效利用。高标准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绿色制造、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碳汇经济。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建设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哈尔滨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构筑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新时代“东莱精神”,畅通规范公众参与社会治理途径。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更好利用数字技术,助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围绕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加强源头治理,建设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常态化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抓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药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强化监测预警,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信息化专业化等能力建设,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巩固筑牢疫情防线,守住不发生疫情外溢、不发生院感、不发生死亡病例底线,以最短时间、最低层级、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文/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飞 刘莉 摄/顾乐才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国红)

编辑:牟海微
新闻热线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