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哈尔滨新区的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放肤宁灌装车间内,机器声隆隆作响,一支支放肤宁正在加紧试生产中。预计春节前可达产2万支。
放肤宁生产线是黑龙江省碳谷工贸有限公司(简称碳谷工贸)落地哈尔滨新区后,科技成果转化结出的首颗经济果实。
去年6月19日,身披印有“山海关不住,投资进龙江”“唐山建华实业集团石墨烯产业搬迁落户哈尔滨新区”等字样红色条幅的大货车,满载着石墨烯生产设备稳稳驶进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唐山建华实业集团就是碳谷工贸的前身,是京津冀石墨烯龙头企业,石墨烯产业发展实力居于全国同行业前列,已形成了30多项发明专利及100多项非专利性专有技术。
落地半年,百余项科研成果梯次接续转化,创新潜能加速释放,石墨烯领域龙头企业带动集聚效应锋芒显露。
日前,记者走进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看到,半年前还是一栋栋空置的毛坏楼宇,如今有5栋已经整装一新,有的正在安装设备,有的正在试生产。
在温暖宽敞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黑龙江碳谷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孟英。
“我们已经在这里注册了5家公司,5栋已经投用的楼宇主要用来生产石墨烯、太阳能利用、医疗器械和消毒用品、化妆品和食品、附属配套产品。”孟英告诉记者,年产300吨石墨烯的生产线正在组装中,石墨烯下游产品元素水、烯锌抑菌膏及石墨烯功能布料生产线正在加紧调试中,预计明年年初具备投产条件。
“除了做石墨烯原材料的生产,落地龙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们研发的石墨烯下游产品接续转化落地,一一推向市场。”孟英告诉记者,今年,碳谷工贸主要围绕化妆品、消毒用品和医疗器械三大类,将推出十余款产品,预计年产值将达2亿元,将培育4个规模以上企业。
在将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碳谷工贸还是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的“操盘者”,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园区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中。
据孟英介绍,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计划投资3.5亿元,将用3~5年时间,依托石墨烯的科研成果,以百吨级石墨烯生产线为基础,持续深度开发石墨烯在储能、复合材料、生物医学、电子光学、交通运输、节能环保、航天航空等领域的下游应用产业,进而形成百亿级以上产业聚集区。
“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作为新区龙江碳谷的先导区、加速器,可以承载25个项目,每个项目当利税达到亿元时,就会迁出园区独立建厂。我们两三年就能培育一个利税达到亿元的企业。”孟英信心满满地说。
从去年6月末,生产线全部从唐山搬到新区以来,孟英基本吃住在企业。他说,新区为企业提供的园区里已建成的厂房经过改造后即可投用,比自建厂房最少节省一年半的时间,大大加速企业投产步伐。
“哈尔滨新区高效、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感觉有了强大的后盾。”孟英说,企业还未整体搬迁完毕,新区就将扶持资金先拨付到位,政府的诚信坚定了企业在龙江发展的信心。落地后,新区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只要是企业提出的问题,新区都会第一时间到位解决。譬如园区相对城区比较偏远,新区交通局主动给企业开设了一条公交专线,实现公交与地铁无缝接驳;根据未来发展,企业需要设立4个子公司,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新区招商集团派专人与审批部门直接对接,审批部门积极服务,让企业轻松拿到营业执照。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因疫情原因,石墨烯生产线所需配件无法从唐山运抵哈尔滨,新区专门协调给企业开了出城证明,让园区车辆可以顺利上高速,顺利运回所需配件。
边建设边开拓市场,龙头企业的“磁吸”效应正在凸显。目前,碳谷工贸采取的省级代理制销售模式已全面铺开,涉及辽宁等6个省。同时,省内外四五家石墨烯下游企业已与碳谷工贸洽谈合作,准备入驻龙江碳谷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英国也有3家企业与碳谷工贸保持密切线上联系。其中澳大利亚一家石墨烯企业已确定与碳谷工贸开展石墨烯膜材料合作。(记者 薛婧 李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