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我的村|建设村:做好小产业 敲开“幸福门”
来源:龙头新闻  |  2022-01-10 18:08:36

  2022年元旦刚过,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幸福车间就热热闹闹地开工了。7时,53岁的王秀丽就来到离家500米外的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是车间的技术能手,拣选、裁剪、编织、整理,大家按照各自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建设村地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12个自然屯,总人口3221人,建档立卡脱贫户159户307人,曾是泰来县建制村中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幸福车间设在建设村村委会大院里,面积130多平方米。正值冬闲时节,为了让姐妹们能多收入些,车间主任张秀秀从县里的编织厂拿了比平时更多的订单。节前,她还将原材料挨家挨户送上门,让大家过节在家也能抽空编织挣钱。两年来,张秀秀带领幸福车间30多名女工,编织汽车靠垫、坐垫、椅垫4000多件套,实现产值80余万元,获得报酬20余万元,人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帮助8户村民成功脱贫解困。

我的家乡我的村|建设村:做好小产业 敲开“幸福门”9

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幸福车间

  4日一大早,记者驱车500多公里来到这里采访,笑谈中感受着龙江乡村振兴中农民的幸福和希望。

  自豪:村妇变身女工 月月有收入

  过去,建设村由于地处偏僻、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几乎每天都有村民来要账。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省政协驻村工作队认为,输血式扶贫只能治标,唯有抓产业扶贫推进,造血式帮困,才能拔掉贫困根,走上富裕路。

  足不出户,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张秀秀觉得像是梦。她自己都没想到,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通过学习编织,不仅成为了村里扶贫车间的一名女工,如今还成为车间的管理者、姐妹心中的主心骨。她说,这一切要感谢省政协驻村工作队。

  2017年,驻村工作队从省政协机关申请经费,组织全村30余人到厂家进行编织技能培训,这些人大多是留守的妇女和老人。考虑到不用投本钱,更不用背井离乡,平日还能务农,照顾到家庭,于是30岁出头的张秀秀主动报名。她说:“有些人半途退缩了,我想着,先不管挣不挣钱,能学门手艺也是好的。”她静下心苦练技能,熟练掌握了手工编织技巧,从一天只能挣几元钱的“生手”,逐渐发展到一天能挣几十元的“业务通”。

我的家乡我的村|建设村:做好小产业 敲开“幸福门”9

工作中的女工们

  在省政协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2019年7月,村里与厂家签订了加工合同,成立了扶贫车间,并把车间主任这个沉甸甸的担子压到了张秀秀肩上。她把当初一起学习的姐妹聚到一起,统一思想、鼓劲打气,再挨家做动员。起初村民都不愿意来车间干活,宁愿“躺赚”政府补贴,也不吃这个辛苦。加之车间工作有正规的作息制度和管理规范,使得靠天吃饭、习惯了懒散作息的村民们观望情绪很重。通过不断地宣传走访,村民看到了在车间工作实实在在挣到了钱,也陆续来车间学习,慢慢地扶贫车间从三五个人发展到如今的30多人,成了村民的幸福车间。

  胡淑琴家在2017年因病被纳入贫困户,省政协驻村工作队干部多次入户动员她到车间工作。她起初想应付了事,编得慢,挣得也少。但通过张秀秀不断地带动,胡淑琴观念明显转变,认识到自己不能坐着等吃食,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她告诉记者:“我每天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工作,说说笑笑,身体也好了很多,现在每月能挣600多元钱,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没想到我69岁还能有工作挣钱。”

我的家乡我的村|建设村:做好小产业 敲开“幸福门”9

胡淑琴一边编织一边与工友们开心地聊天

  如今,幸福车间的女工们各个都是能手,在全县扶贫车间编织竞赛中,建设村连续两年获得全县集体第一名的好成绩;2019年斩获个人技能竞赛2个第一名,2020年获得个人技能竞赛3个第一名。

  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大勇说:“我们建立幸福车间的初衷,就是立足当地群众的实际,将产业链条延伸到乡村,开辟让贫困群众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渠道。特别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幸福车间作为小微企业的雏形,在乡村产业振兴上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幸福:从富民到富村 产业兴人气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生活富裕是目标。

  建设村党支部书记付玉华向记者介绍,在省政协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下,村里依托系列扶贫产业项目,争取到省、市、县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多个特色产业落地实施。

  组建富民机耕队,成立村农机合作社。近年来累计投入280多万,购买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铲车、翻斗车、打捆机、牵引机等大型农机设备17台套。农机社实现净收入34.5万元,村集体实现增收19万元。

  新建4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实现并网发电。脱贫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利用光伏发电收益开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12人。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为建设村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利用80亩闲置林地栽种榛子树。采用村集体+农户模式,由农户认领栽种,前三年不收取费用。今年榛子树已挂果,明年将在全村大面积铺开种植。

  建立扶贫车间。除了手工编织汽车坐垫,还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毽子的制作和传统柳条工艺品编织,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开发利用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带动贫困户嵌入产业链各环节,获取地租收入、务工收入和股份分红等,形成稳定的产业帮扶共赢机制。在脱贫户中聘用14名护林员和保洁员进入公益性岗位,户均收入4000元。

我的家乡我的村|建设村:做好小产业 敲开“幸福门”9

李财站在新房前,旁边就是他曾经住过的土坯房

  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留守农民就近就业、脱贫增收的问题,释放了新的人口红利,而且有效破解了基层信访案件多发频发的问题,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脱贫前,建设村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老大难的村,而近3年来无一人上访。“随着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组织力的不断增强,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让我们有能力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了。”赵大勇说。

  福利局屯离建设村中心屯最远,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仅有10余户20多人居住,大多是老年人。走进福利局屯村民李财家的院子,赵大勇指着一侧倒塌的土坯房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到李财家走访时,他就住在那里。

  80高龄的李财仍能生活自理,两个儿子都到外地打工。他说,他早就脱贫了,现在一家年收入能在2万元左右。2017年村里给他盖了新砖房,生活也有了很多起色,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经常关照他,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吃穿不愁,还有富裕。“现在我很知足,也感觉到很幸福。”李财笑着说。

我的家乡我的村|建设村:做好小产业 敲开“幸福门”9

夕阳映衬下的后五合屯双合小区

  记者来到后五合屯双合小区,77岁的张保勇和老伴杨淑云正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磕着瓜子、唠着嗑。张保勇因患脑梗,身体行动不方便。驻村工作队联合泰来县残疾人联合会,给村里的残疾人赠送康复辅具,张保勇得到了一辆轮椅。他说,出门再也不犯愁了,老伴推着他在村里溜达,心情十分惬意,病情也逐渐稳定了。

  得益于新村改造,2019年,西刘屯村民全部搬迁到后五合屯新建的双合小区居住。后五合屯新建房屋都是独门独院的,样式一致,两室一厅,色调统一,设施配套齐全,室内卫浴,地面铺设地砖、地热,室外后院建有板式仓房,用于存储物品,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照明、排水设施,极具现代气息。新建房屋所在区域的街道全部实现硬化、亮化。

  赵大勇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战中,多年困扰村民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吃水难等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变了,村民们也都有了精气神,文明、尚德、感党恩的风尚日益增强。

  日前,赵大勇与村干部一同走访了周边的五个村,商议开展种植、投资、经营管理协作,拟共同出资建立加工车间、存储仓库,打造特色品牌,实现联合致富。“如果说之前的脱贫攻坚是富民,现在的乡村振兴就是富村。成片的村屯都富了,乡村振兴的步子才能走得更快更稳。”赵大勇说。(记者 杨桂华 吴利红 摄影 杨桂华 吴利红)

编辑:牟海微
新闻热线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