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丰”景如画,又到了一年之中鱼虾最为肥美的季节。近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银鱼增殖区”喜获丰收,并顺利通过“中国大银鱼第一县”称号五年期阶段性验收,标志着该县多年来坚持将大银鱼“南鱼北移”取得显著成效。
欢声笑语的丰收景象
第一网大银鱼出水
水中“软白金” 扎根第二故乡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渔猎历史悠久,水质优良、水域资源丰富,在广袤的松嫩平原腹地上,绵延6176平方公里的该县被嫩江、乌裕尔河、双阳河环抱,441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其中万亩以上33个,单体最大的湖泡“大龙湖”(原名龙虎泡)17.7万亩。全县水域面积达205万亩,可养鱼水面154万亩,占全省可养鱼水面的22.9%,有水产品61种,有苇塘湿地87万亩,涵盖扎龙湿地保护区的30%。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光,被誉为“塞北小江南”。
日前,听闻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龙湖”水域起网丰收,记者一行赶到现场。只见水面上、船头上、码头上、分拣案旁,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在该县的大小湖泊旁,一片欢声笑语的丰收景象。现场十余名渔民围成一个圈儿,以大银鱼为主的各种鱼虾在网内游曳跳跃,好一派丰收的壮观景象。随着渔民“大银鱼丰收喽”的齐声吆喝,网越收越紧,一筐筐通体透明的大银鱼出水上岸,渔民个个儿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单金根是搞水产移殖技术的,也是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集银鱼移植增殖的研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在全国拥有一千多万亩银鱼移植增殖、捕捞加工、科学研究等合作基地,该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有着密切的合作,拥有银鱼受精卵采集和孵化的发明专利,其科研团队承担着江苏省科技厅“优质银鱼种质资源库建立及良种选育”项目。单金根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搞移殖大银鱼后,就再也没与它分开。从繁育到养殖,再从加工到销售,这些年单金根走到哪里就将大银鱼带到哪里。用单金根的话说:“我每天都要看到大银鱼,它已经深深融入我的生活中,如果有一天见不到它,我的整个生活都好像没着落了一样。”就像单金根说的那样,30多年来他将大银鱼先后移殖到广东、新疆、内蒙古及黑龙江等地。从孵化到养殖技术,他样样精通。说起大银鱼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结缘,单金根认为除了政府大力度的招商引资政策,另一个主要因素便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质优良、水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大银鱼能扎根这里作为第二故乡,并在此繁衍生息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负责生产和销售的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池彦霏介绍:“大银鱼生活在水质优良的敞开型大水面淡水中,是健康生态、纯天然生长的水产珍品,营养价值非常高。《食物本草》记载,银鱼能够‘润肺、止咳’;《医林撰要》称银鱼可‘补肺清津、滋阴、补虚劳’;《中药大辞典》认为银鱼可‘补虚、健胃、益肺’;作为太湖三白之一,素有‘钙冠鱼首’的美名,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补钙、抗衰老、润肺止咳,所以,浑身都是宝的大银鱼被称为‘水中软白金’一点都不为过。我们生产的大银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银鱼行业中唯一商检合格率100%的产品,常年出口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销售量连续30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在银鱼行业中享有盛誉。”
通体透明,营养丰富
盘活农村劳动力 带动地方经济振兴
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火烧黑湖泡”岸边,后大榆树村56岁村民李桂香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和同伴挑选大银鱼。“我和老伴儿总共有50亩地,流转出去了,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挑银鱼挣点零花钱,我们只负责把银鱼和其他小鱼小虾分开,归类在不同的筐里就行,简单易学,比种地可轻松多了,这大银鱼彻底改变了俺们的生活,给村里带来了好日子,眼看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儿,所以大家每天都打心眼儿里往外那么高兴,干起活儿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李桂香说。
正在岸边忙碌的渔民刘长有难掩一脸兴奋地说:“每到这个季节,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总有用不完的劲头儿,想着丰收季结束时又能给家里拿回一笔不小的收入,打心眼儿里高兴,这大银鱼还真是‘鱼如其名’,像水里的‘软白金’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说着与同伴儿们开怀大笑起来。
大庆市连环湖渔业有限公司火烧黑分场场长金锋称:“我们公司1997年与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引进大银鱼。经过多年努力实践及投放运营,于2008年彻底实现移殖成功。近些年,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到2016年每年产量都能够稳定在1500吨以上,目前,不仅产量稳中有升,而且产值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大银鱼‘南鱼北移’成功拉动了企业收入,在带动地方经济振兴的同时也帮助周边农民和渔民提高了收入,仅我们这一个分场,每天在水面上作业的船只就达到几十条,水上作业的渔民和负责挑鱼的农民每天都有百余人,本地农民利用闲暇时间出来挑鱼,每人每天能挣个百八十块钱,周围的村屯都给带富了。”
“近几年,我县突出‘绿色、有机’的生态理念,水产渔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水产品种类达61种,有机、地标、绿标水域面积近百万亩,创建了14处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连环湖鳙’‘连环湖鳜’‘石人沟鲤’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总站站长梁辉接受采访时说,“2016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大银鱼第一县’称号,特色水产品大银鱼年产量稳定在1500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23%,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每年由我县发布大银鱼指导价格;2020年我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称号,目前是全省唯一获得此称号的县。202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5.1万吨,实现产值9.2亿元,全县水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村民李桂香与同伴一起挑鱼
发展全产业链 打造“龙江生态淡水鱼乡”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周晓兵在采访中表示:“近年来,我省渔业实现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水资源丰富的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曾先后召开中国内陆湖天然水域产销联盟大会、全国渔业高峰论坛、中国生态鱼食文化国际高峰论坛、东北鱼品厨艺大赛和垂钓大赛等系列高端活动,建立龙菜大师产品研发基地。开湖节、冬捕节、国际钓鱼大赛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声名远播,赏冰玩雪、品鉴美食、回归自然,搅热了渔猎文化旅游大市场,‘冷资源’‘食文化’‘热经济’成功调频共振,渔业多元化、多领域融合发展态势已然形成,每年因水、因鱼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建立完善了县级技术推广、疫病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河蟹协会等10余家单位合作,大银鱼博士工作站、淡水鱼研习基地、扣蟹苗种培育基地等一批专业技术机构落户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使渔业实现科学健康有序发展。该县渔业下一步将在‘强土著、稳银鱼、扩虾蟹、招企业、促三产’上下功夫,立足国家级生态县基础,进一步擦亮生态健康的金字招牌,打好‘渔业+’组合拳,加快构建以健康养殖为特色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大银鱼增养殖区、河蟹生态养殖区、扣蟹苗种培育区,以依法治渔、科技兴渔、项目强渔、营销旺渔等有效举措,推进该县渔业再上新台阶,全力打造龙江生态淡水鱼乡。”
洗鱼生产线
目前,近万平方米的大银鱼冷库和加工车间已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拔地而起,自动洗鱼生产线也已上马,“冷冻及晾晒”两种加工方式运营成熟。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银鱼分会会长单峻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以大银鱼产业为主,集养殖、生产、加工、餐饮于一体的大银鱼立体开发产业模式。未来,期待进一步将这项产业梳理成链,搭建种质资源库,并在产品精深加工上投入更多精力,争取在五年之内把大银鱼的全产业链发展起来,真正做到让‘湖水生金’,为提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经济,以及银鱼产业乃至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 孟薇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