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在景区内体验玻璃栈道。
上联:爬大山、蘸大酱、摊大煎饼、睡大火炕;下联:蹚小溪、拔小葱、炖小笨鸡、炸小河鱼。横批:依山傍水绿色天然。这副贴在农家乐门前的对联生趣盎然,道出了尚志市帽儿山脚下乡村游兴旺的密码。
靠着帽儿山和阿什河这一山一河,尚志市帽儿山镇元宝顶子村家家搞旅游,户户开店铺。由过去“看风景、吃山珍”的单一农家乐,到如今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深度农事体验,农家乐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敲开了乡村振兴致富门。
发现商机 泥瓦匠成了带头人
周日,天气晴朗,大批游客聚在元宝顶子村吕家围子屯,停车场和街道上停满了小汽车、大客车。
“帽儿山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7月到9月,周末游客人数达五六千,旺季里吕家围子屯家家爆满,根本接待不过来,一些游客甚至到6公里外的帽儿山镇找旅馆住。”元宝顶子村党支部书记丁玉忠言语里透着骄傲。
吕家围子屯的农家乐搞得火,与第一个从事这行的李老六有一定关系。被村民称为“老六”的人,大名叫李永成,是个典型的庄稼汉。
1997年,李永成还是个泥瓦匠,当年夏天,一群学生来帽儿山画画,老师将学生分散到屯里农户家居住,每天给10元住宿费和20元伙食费。李永成家有两间砖房,算屯中条件好的,接待学生吃到第一口“旅游饭”。打那时起,到帽儿山登山的人渐渐多了,李永成认定这是好机会,于是放弃了泥瓦匠的活计,在家门口做起旅游生意,屯里的人也纷纷效仿。
现在,李永成家前院有栋3层楼,后院是栋4层楼,两栋楼间有个小院,水泥地面,中间架着篝火用具。他说,这两栋楼可同时接待150多人,晚上可以在院内开篝火晚会。
农家院搞起农家乐,吕家围子屯的村民还摆摊卖商品。在街道旁摊煎饼的张玉祥说,每天仅摊煎饼就能收入200元,摊煎饼还只是副业,主业是开食杂店。摆摊卖山产品的信翠华以前务农,卖山产品快10年了,一年里要闲上大半年,在家门口轻松赚上两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
山水财富 户均年收入超8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元宝顶子村旅游搞得火爆,与帽儿山和阿什河这一山一河密不可分。”帽儿山镇党委副书记李福春告诉记者,依托好山水和好政策,乡村游产业风生水起,越做越大。
以吕家围子屯为例,1997年时,全屯吃旅游饭的才三五户,随着乡村游越来越热,如今的吕家围子屯有32家农家乐,带动周边百姓500余人就业,年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户均年收入8万元以上。
走进村庄的游客以哈市的居多,大庆、绥化、牡丹江还有吉林等地也有人慕名而来。大家来登帽儿山,在阿什河上戏水漂流,在大森林里呼吸新鲜空气,采摘山野菜……画家来此地写生,学生们常来这里了解森林的奥秘。
元宝顶子村的乡亲则用小笨鸡、笨鸡蛋、笨猪肉,架上的豆角、秧上的茄子、地里的土豆窝瓜、粗粮细做的大煎饼、芳香四溢的小豆腐等美食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夜晚,睡在农家大火炕上,连做梦都散发着稻谷的芳香。游客们在村庄里尽情享受农家的纯朴,感受返璞归真的快乐。
全力推动 打造多功能于一体乡村游样本
一花引来百花开。如今,不仅元宝顶子村,帽儿山镇还有6个村抱团发展乡村游。目前,该镇已发展成为集生态保护、农业观光、漂流滑雪、资源培育、森林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帽儿山镇先后被省、市列为黑龙江省百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哈尔滨市旅游名镇试点镇,并成为全省第一批启动的48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成功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帽儿山镇的乡村游发展模式,也是尚志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好样本。“十四五”开局之年,尚志提出加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微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东北抗联和中东铁路遗址考察观光为代表的春季红色文化游,以山区森林避暑康养为优势的夏季绿色生态游,以现代农事活动为体验的秋季金色农庄采摘游,以冰雪运动度假为特色主题的冬季银色冰雪游,以尚志碑林、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学习交流为主题的四季墨色书法文化游,构建了全域全季旅游新格局。
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乡村游正在催热“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孙健 记者 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