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达科技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海邻科把智慧公安系统做成行业佼佼者,今年最大一笔订单总金额达到2200万元;新光光电公司成为东北唯一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金涛科技公司被认定为龙江首批“隐形冠军”企业……
一个个龙江企业不断走向“高光时刻”,离不开背后的“小巨人”——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工研院)。
省工研院身上流淌着纯正的哈工大 “血液”。2013年,省政府与哈工大共同组建了省工研院。近8年来,作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中继站”、“哈工大智造”的平台,省工研院转化大批科技成果,孵化154家企业,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践行总书记贺信精神,成为龙江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动力源。
政府与高校联合,打造产学研融合“中继站”、“智造”平台,这一创新之举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日前,记者兵分两路进行了走访调查。
为企业定制“专家智库” 让科技成果转化“不脱节”
“这圆截面钢丝圈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包含了弱刚度精密夹持驱、钢性细丝精密缠绕等多项技术(精密工艺),其加工而成的圆截面钢丝圈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为公司创收了56万元。”近日,在哈尔滨工大宏图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内,公司总经理陈家轩向记者展示着产品。
陈家轩告诉记者,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哈工大专家团队揭榜解题,再到产出成品,仅耗时数月,这得益于省工研院对全省科创资源的优化整合,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不止步于来自哈工大创新技术而成功走红的“宏图经验”,近年来,省工研院基于积累多年的产业、科技资源,以做强产业链为目标,滚动梳理企业课题、专家团队信息,实现精准匹配、快捷通达的技术对接。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脱节,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拦路虎”。省工研院院长付强介绍,由于团队成员前期走访省内上百家企业和高校研究院,工研院得以建立创新课题项目、研发团队专家、技术成果、创新服务等七大数据库,还就不同领域分门别类,为几十家企业定制了“专家智库”,提升产研双方的匹配效率,让供需对接更加精准。
宣传政策 对接资本 为企业提供“娘家人般”服务
去年开春,克东县安全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赫永东购买了一套黑龙江惠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农机北斗导航系统”。
“拖拉机安装这套设备后,整地、齐垄、播种的效率大大提升。除了车辆调头需要人工操作,其余时间可实现无人驾驶,提高了作业精准度,也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赫永东说。如今,克东县安全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有13台拖拉机,全部都安装了“农机北斗导航系统”。
事实上,作为一家专注于将互联网技术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的科技公司,惠达科技从2009年成立,2016年驶入发展快车道,到如今迎来迅猛发展,都与省工研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惠达科技副总经理初海波坦言,公司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控制等技术与农业种植过程相结合,其成果主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仅仅依靠掌握核心技术是不够的,即便有专家团队上门自荐,由于彼此缺乏足够的了解,双方很难迅速开展合作。她说:“省工研院一直为企业打前站,将技术与企业精准对接,提供娘家人般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省工研院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去年,他们团队帮助我们与国内优秀资本进行对接。付强院长向上级部门建言,希望全省‘十四五’规划中增加对智慧农机装备的关注、输出更多的资源,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省工研院副院长王欣正在介绍帮助企业所孵化的产品
省工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工研院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提供科技服务的窗口,建立政策服务“直通车”,为项目申报、政策享受、政府奖励等办事事项提供“一次不用跑”服务。为企业内外人员的创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快捷保障。
资金扶持 助力开拓市场 “扶上马再送一程”
竞争压力大、生存率不高,是科技企业发展必须经历的一道坎。企业孵化后,如何做大做强,走得更长远,是所有科技公司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让企业成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靠企业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付强说,省工研院的“打法”是将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海邻科是一家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省工研院一直在积极帮其开拓省内市场,通过帮扶让企业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海邻科是国内领先的集公共安全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2014年在深圳创立,2016年成立子公司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邻科创始人张海军是哈尔滨人,也是哈工大通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也注定海邻科从创建之日就被印上哈工大的烙印。
13日上午,海邻科企业发展部经理徐敬宝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公司就与哈工大合作成立院级联合实验室。2019年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海邻科联合创新中心,从事未来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及5G应用的研究。
海邻科企业发展部经理徐敬宝向记者介绍产品功能
徐敬宝说,近年来,省工研院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技术、专项资金和专利申报以及企业推广宣传等方面,给予海邻科极大的支持。海邻科“智慧派出所管理系统产业化”项目,申请到省工研院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此外,海邻科与省市公安部门、省工研院、哈工大等合作,有望在今年底共同组建“基层社会治理与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中心)”,以使智慧管理和执法便民服务得到有效的提升。
“近三年,海邻科产值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今年我们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总金额达22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徐敬宝踌躇满志地说,目前公司正在申报相关材料,争取在2023年前完成上市。
服务黑龙江省700余家企业 未来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化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省工研院累计体系企业154家,集聚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60余位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产学研技术供需桥梁,服务黑龙江省7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600余项。
日前,省工研院又迎来了一批新企业,如何使其在吸引和聚集人才上更具竞争力,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付强说,这既涉及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也涉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革新。付强认为,高校作为基础研究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探索面向原始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应打造宽容失败的环境,“要改变凡事追求成功率的思路,允许创新失败,否则各类人才就很难大胆地去进行尝试。”
所幸,近年来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省工研院这块“试验田”已经做出了诸多尝试。例如出台一系列具有首创性突破性的人才政策创新,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
付强向记者透露,省工研院将向节能环保领域发力,推动龙江生态环境治理迈向科技化、产业化、可持续轨道,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文/摄 记者 丁燕 赵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