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五常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强化农村生态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乡村;强化文明培育,打造乡风文明新乡村;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打造有效治理新乡村,依托优势产业,闯出现代农业新路径。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五常市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五常市科学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全市划定两区面积324.7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240万亩,有机水稻发展到90万亩,绿色水稻150万亩。
投入4.6亿元,五常市完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依托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构建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农户APP发展到25000部。同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五优稻四号水稻种子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研发工作。建立了1000亩水稻原种繁育基地,正在研发水稻新品种10余个,投资500万元建立了水稻种子研发基金。
推广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合作社+企业四种经营模式,四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9000余家。建设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电商发展到300余家。
打造生态宜居新乡村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五常市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2021年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垃圾治理方案、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各乡镇村屯制定了保洁员制度、设施设备管护制度、村规民约。
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试点县项目,开展农业三减和水稻生产“三用三不用”行动,今年计划实施水稻病害生物药剂统防统治面积50万亩,完成有机肥还田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实现全覆盖。
今年以来,五常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3482.81吨,清理村内沟塘5954.6公里、农户庭院23000户,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4751.64吨。全力推进“户分类、屯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收转运模式,全市198个垃圾分拣中心、4个垃圾中转站、32台垃圾转运车、396台垃圾收集车、48万个户分类垃圾桶全部投入使用;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完成村屯绿化美化725个。启动日处理能力600吨垃圾的山河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预计2022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培育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五常市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了送戏下乡、农家书屋、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等系列活动1200余次,农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61个行政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建设。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就业、返乡创业,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五常市持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强化村民自治。
探索了粮食质押贷款、土地抵押贷款工作。开展了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高保障农业保险试点,保险面积320万亩。建立了五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
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定了农村宅基地改革方案。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背荫河镇富有村村民自治经验模式被推广。(记者 白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