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丨藏在密林深处的缝纫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04-19 11:31:48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于灵爽):依兰博物馆里有一部绣迹斑驳的缝纫机,这是丹清河林场工人在依兰县四块石山上的密林中发现的。多年后,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再次在依兰县看到这部缝纫机时,曾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当年在被服厂用过的缝纫机!”

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丨藏在密林深处的缝纫机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0416154312

陈列在依兰博物馆中的缝纫机 摄影 吕岩

  一部缝纫机会被藏在密林中,它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4月14日,“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小分队来到四块石抗日联军遗址实地采访,寻找答案。

  1935年,抗联第三、六军决定以四块石为基地建立抗日根据地,后在此建立被服厂,厂房为木克楞。被服厂最多时有30人,李在德、李桂兰、李敏、夏嫂(夏云杰爱人)、夏志清(夏云杰的女儿)、金伯文(李兆麟的爱人)都曾在此工作过。被服厂有两台手摇式缝纫机,主要用来缝制军装、子弹袋、军旗等物品。当时物资非常紧张,没有染料,大家就地取材,用柞树皮煮水当染料,将白布染成黄色,缝制军装。尽管颜色深浅不一,但战士们都非常喜欢。

  1937年冬,因战斗中下来大批伤员,被服厂被临时改为后方医院,由裴成春担任负责人。然而,这个后方基地不久就遭遇了一次劫难。据依兰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廖怀志介绍,1938年,由于通讯员赵老七叛变,日军攻上山来,烧毁了后方医院。裴成春一边指挥大家与日军顽强作战,一边安排战士们将伤员转移到附近的山洞里。同时,为躲避日军的搜查,战士们用绳子将缝纫机绑在了树上,成功地保住了被服厂的宝贵资产。

  原依兰县党史县志办公室主任刘德勇指着山顶附近的一处山洞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时裴成春安置伤员的地方,当时有二十多名伤员在这里养伤。山洞上方的山顶,就是裴成春选定的哨位,哨位是保障临时医院安全的重要阵地。裴成春共设置了两个哨位,还有一处在左侧的山坡上,两个哨位之间可以相互照应,战士们白天每两小时换一次岗,夜晚一个小时换一次岗。

  如今,山顶的哨位变成了观景平台。而那部曾藏于林中的缝纫机,正陈列在博物馆中,无声地诉说着抗联故事。

编辑:于灵爽
新闻热线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