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让每一粒玉米物尽其值
来源:黑龙江日报  |  2021-04-13 09:12:45

绥化:让每一粒玉米物尽其值

  昊天玉米的工人正在巡检设备。

绥化:让每一粒玉米物尽其值

  昊天玉米厂区一角。

  “以往产销25亿元的淀粉,才能产生1亿元的利税,而这个L乳酸项目投产后,产销5亿元就够了。”3月末,青冈玉米产业园,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郭乐望着窗外规制宏大的淀粉生产厂区颇有感慨。

  2020年,绥化市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规模已超900亿元向千亿元级别迈进。其中的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年加工能力达到千万吨,全国地级市第一。2020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超过170亿元,预期未来2到3年,产值可达500亿元。

  为什么会是绥化?如此的产业规模从何而来?又为何是玉米产业链占据产业集群的C位?在如今新形势下,补链、强链、延链、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儿?

  记者赴市县进企业采一线寻真相,请专家问学者解惑问计,希望能解答绥化玉米产业发展的许多个为什么。

  时空交织 20年生聚筑基玉米产业

  绥化最早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是1998年2月成立于肇东的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主产乙醇。但在众多业内人士印象中,1999年5月在青冈成立的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才真正是为如今绥化玉米产业链条布下的关键一子,该企业主产是淀粉——玉米产业链上最大分枝的“基座”产品。其后相继成立了成福食品、昊天玉米、星湖科技、京粮龙江、象屿金谷、新和成,直至2018年2月在海伦成立的国投生物,整整20年间,绥化玉米产业从小到大,随着一个个在业内响当当的企业入驻发展,产业链条也逐渐完备,并不断延伸。

  “绥化向来是将自己放在全球产业链条之中,紧密配合国家政策与市场趋势来谋划产业发展的。”绥化发改委副主任王刚说,作为产业链基础的淀粉,年产量龙凤玉米80万吨、昊天40万吨,直至2017年京粮龙江70万吨产能的加入,才算是彻底夯实了玉米产业链的淀粉底座。

  打开地图,绥化十余家规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空间分布一目了然:各据要津,相对分散。

  当仔细比对绥化各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年总加工玉米量的数据和绥化玉米种植产区产量的分布,情况就变得有趣了起来——二者高度吻合。节约成本最大限度贴近原料产区是加工类企业建厂首要,京粮龙江的郭乐说:“2017年投产时本地玉米价格为1600元/吨,山东当年价格为2000元/吨,价格优势明显。”

  绥化丰沛的资源优势在此也显露无疑,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最多时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产量突破1000万吨,周边产量3000多万吨,在原料供给上具有绝对竞争力。

  地缘上距省会仅1个小时车程,高铁开通后两地时间更将缩减为半个小时。

  产业新局 补链强链延链多题待解

  由玉米而至酒精或淀粉,由淀粉再至淀粉糖、葡萄糖,由葡萄糖再至氨基酸、维生素,由维生素再至每公斤价格3500余元的辅酶Q10。这条精简描述的玉米产业链,已基本关联起绥化域内众多玉米深加工企业。他们在这个长长链条之上各踞“独门绝活”,并不断依靠科技研发,试探着向前端或后方延伸,既保持着一定的边界,却又互相交错渗透。

  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4月成立,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9月成立。两个企业在绥化市开发区内紧紧相邻。

  以淀粉生产为传统主打的昊天,一直说生产维生素和辅酶Q10的新和成是他们招商招来的,这个在当地业界众知的善意调侃,却也说中了产业招商中的一部分事实,产业链的吸聚效应在绥化玉米产业的各处都有显现。食品、饲料甚至是以玉米秸秆为生物质燃料进行的热电联产,都是因此而发展起来的。

  王刚称,没人能预设20年的时间跨度,也没有谁能强行规划企业应该选址在哪儿。所谓规划引领,归根结底都是地方政府真正尊重并契合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这一科学理念。

  绥化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绥化市近来推行“图谱+家谱”,以行业龙头标杆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根据玉米产业上下游生产要素、产品等绘制了黑龙江省第一张玉米产业链图谱,锁定目标企业精准招商。全面推行链长制。一名市级领导、一套专班、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机制,从关注产业链精准招商扩大到项目建设、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全力打造重点产业集群。

  20年潜心发展让绥化玉米产业站上国内一线,但新形势下的更多新问题也不断产生,亟待破解。

  “2017年建厂时绥化本地玉米1600元/吨,山东是2000元/吨。而2020年末,东北玉米价格达到了2800元/吨的历史新高,同年的山东是3000元/吨,原料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小。”京粮龙江郭乐对未来玉米价格的回调并不乐观。

  龙凤玉米孙喜亮也说,地方招商力度大、营商环境好、产业集中,但也造成了原料采购的竞争加大。“在青冈,无高速路无铁路的情况多年来未获根本改善,运输成本高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如今新市场态势下更显迫切。”

  除去对原料价格与供应总量失衡的担忧,日前青冈县工信局局长姜国伟举出了数个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需要下大力气积极解决。首先是地方产业科技人才的不足,其次是能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保障。生物发酵是玉米深加工关键环节,具有高投入、高耗能的特点,需要大量蒸汽,煤、水、电是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姜国伟介绍:“煤一部分来自俄罗斯,一部分来自内蒙古东部,但供给不稳定。青冈以至于绥化的水系都不发达,青冈的工业用水目前仍在与居民用水共用同一个水源地,相对紧张。”再有就是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时限长的情况仍然存在。龙凤玉米与京粮龙江每年约需融资20亿元,但县内各大银行額度不够。

  姜国伟表示:“我们要打造的生物发酵产业园,对园区供水、供电和排污等配套能力都是考验。企业所说的交通问题,绥大高速与吉黑高速在未来建成后或有所缓解。青冈具备节点优势,但受现时交通条件所限,确实造成这个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玉米和土地优势随着形势的发展日渐弱化,而企业的生产原料还有大部分不能就近获得满足,必须依赖于市外省外运进,广义的地方工业配套问题也日益凸显。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王鹏说,配套不足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企业的运输成本,更限制着企业和产业长远发展。

  探索前路 催生发展新动能

  理论上玉米产业链的产品品类可达2000多种,但现在绥化各玉米深加工企业总计出产的产品仅有几十种。

  延伸产业链,全力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在本地的生产,贡献地方经济,是企业与政府共同的目标。

  “玉米深加工的深度远未达标,毕竟现实的淀粉生产仍占比巨大,而且大部分都运至外地消化转化,初级产品在本地实现的利税产出很低。”姜国伟说,但这也证明发展空间巨大。

  玉米产业链枝杈千条,向哪伸展是最优解?行业专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郑喜群的建议是,重视目前玉米加工副产物的继续延伸加工,比如玉米蛋白粉做饲料、发酵饲料、玉米肽,胚芽粕再利用做饲料等等。在他看来,玉米加工副产物的研发利用,现在应是主要问题。

  “国内现在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仅限于氨基酸、维生素这类,但更深一层次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们国内的研究是有限的。”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杜丽红博士说,目前国内工艺成熟的多是大众性产品,国内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目前仍处于实验室水平,离产业化工业化之路还很远,由于我国生物发酵研发起步晚、积累不足,当向更深一层探寻时,专业基础研究薄弱的现状就成了最大制约因素。

  “发达国家在专业的常规领域有先发优势。”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王鹏总结,在常规路径上追赶,在副产物方向超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玉米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是生物发酵,而生物发酵就涉及到菌种。目前,我国部分行业企业采取进口菌种的方式组织生产,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无风险。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安全上考量,加强研发,彻底摆脱国外对先进技术与菌种的垄断,同样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迫切需求。王鹏认为,区域内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间交流沟通不足,尤其是在工艺与菌种研发上,企业都在各自为战,很可惜,技术是链条,产业更可以是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吸纳企业参与,建设一个公有共用的生物发酵科技研发平台,为产业建设通用的基础科技智慧库、菌种库;加大地区产业所需人才的吸纳培养力度;完善完备工业配套体系。以雄厚的产业基础科技、多层次的人才储备和不断健全的工业体系配套来升级和发展产业,正是专家对产业未来的理想预期。

  3月初,青冈县人民政府与京粮龙江签约,企业将投资15亿元、拟于4月末开建L乳酸生产项目。“力争当年开建当年投产,这也是我们这个企业的传统。”郭乐说。

  在一致的共识下,专家在探索、企业在行动、政府在护航,合力前行,绥化玉米产业的未来,已经来了。( 文/摄 记者 张磊)

编辑:于灵爽
新闻热线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