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芳操作皮影。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在许多老哈尔滨人的记忆里,上世纪五十年代,道外北市场影园子中影匠们巧手舞弄出的金戈铁马、神魔鬼怪是那样的出神入化,尘世中的悲欢离合、亘古以来的神奇传说随着幕幔上影人的舞动栩栩如生。彼时,在茶楼和影园中看戏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一个碧玉年华的女孩总是场场不落、目不转睛地盯着三尺戏台上的影人。她就是如今已经81岁高龄的龙江皮影“非遗”传承人、老艺术家高淑芳。
龙江皮影,在百余年的传承中独树一帜,与湖南、唐山皮影并称为皮影三大家。高淑芳出身皮影世家,一家四代皆从事皮影艺术。在她心中,皮影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期望在新一代传承者手中,这一古老艺术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突如其来的大雨,竟是命运对她的“安排”
高淑芳出生在沈阳,父亲是一名皮影艺人,从懂事起她就看父亲表演皮影。“那时表演皮影的人不叫演员,叫影匠。父亲表演的是河北皮影,后来从沈阳到哈尔滨组班演出,在北市场的演出场地与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的前身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仅一墙之隔。”
耳濡目染,高淑芳从小就是个皮影迷,父亲在家中制作皮影,她就拿这些皮影来做游戏,在火炕的行李卷上摆上影人,自唱自演,这是她童年最喜欢的游戏。1956年,16岁的高淑芳跟随父亲来到哈尔滨,在22中学念书的她常跑到北市场去看父亲演出。很快,父亲就被求贤若渴的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挖走。
虽然从小就有长大了跟着父亲演皮影的想法,但高淑芳真正干上这一行却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1958年,已经收到哈尔滨第二航校和铁路学校录取通知书的高淑芳为去兰西唱影的父亲送棉衣。结果刚到兰西,天就下起了大雨,因为路不通,一直没有回哈尔滨的车,只请了7天假的高淑芳只好跟着表演班子走。在边走边演的路上,高淑芳放弃了上学,决定从事皮影艺术,她的想法得到了时任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队长温长淮的支持,就这样高淑芳正式成为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的一名皮影演员。高淑芳说,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道具成为国礼,一炮打响声名远扬
高淑芳一直跟着父亲学习皮影,后来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又吸收了一批年轻人,龙江皮影在老艺术家温长淮等人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带领下迅速发展起来。
1955年第一次全国木偶皮影汇演,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表演的《水漫金山》《闹天宫》《工农联欢》,在全国一炮打响。老艺术家们设计的二龙戏珠舞台,让活水首次出现在了皮影的帷幕上。演出结束后,二龙戏珠舞台被留在北京美术馆,作为展品展出,而《水漫金山》的全套影人和道具则作为国礼送给了捷克斯洛伐克木偶团。
1959年建国10年大庆,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皮影节目,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在北京表演了《喜庆丰收》《东郭先生遇险记》《秃尾巴老李》三部戏,大受欢迎,龙江皮影在全国闯出了知名度。皮影戏《秃尾巴老李》还先后在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中南海怀仁堂为全国群英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受到高度赞扬。龙江皮影声名远扬后,曾多次承担外事任务,为外国使节和嘉宾展示表演。
古老艺术传承千年,列入人类非遗传承项目
皮影表演为啥这么受观众喜爱?高淑芳说,这是有历史渊源的。说起皮影的历史,民间传说是因汉武帝思念故去的李夫人请术士设帐弄影而起,但真正有文字记载则是在宋朝。据文字记载,宋朝开封小巷里就有唱皮影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游人走失,有了皮影表演,大家都聚到了一起。
而龙江皮影的历史,最初是从双城移植过来的,双城皮影又是从河北传过来的。从明万历到清光绪年间是皮影大发展的阶段,那时河北皮影经常到东北来表演,清朝的宫廷和军队里都有皮影班子。关于龙江皮影班子有种说法就是清朝驻扎在双城的军队遗留下来的。
高淑芳说最早的皮影都是流口影,就是口传心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唱什么,后来形成影卷,就比较有讲究了,“传统的表演形式是前三面、后三面,前三面是拿影的、贴影的和打鼓的,龙江影的后三面是三把弦:大四弦、小四弦和葫芦头”。
尽管龙江皮影曾经有许多辉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却渐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2006年,皮影成为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老艺术,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皮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高淑芳说,成为非遗项目后,国家对皮影艺术的支持更大了,“我们感觉很欣慰,觉得皮影又有了希望。”
自建家庭剧团,演遍全国各地
因为喜爱皮影,高淑芳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高继影,“就是继承皮影的意思,我就想演一辈子皮影。”不仅自己从事皮影艺术,高淑芳的爱人、孩子也都是她的“同行”。
1995年,退休后的高淑芳与老伴周兴国组建了华艺皮影艺术团,虽然当时她的3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工作,有的已经成了家,但她仍和孩子们商量,想让他们都加入皮影剧团。她对孩子们说,先用两年的时间尝试去外面演出,“如果没有演出收入的话,我供你们吃,一切花销都由我们负担,如果在这两年里搞起来了,挣的钱都给你们……”
在剧院的师兄弟和朋友们的帮助下,高淑芳的家庭皮影艺术团从沈阳、广州三乡一直演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上海等地。1999年,艺术团与广州大学城岭南印象园签约,这一演就是11年,一直到2020年大年三十儿,高淑芳的家庭剧团还在演出,大年初一,因为疫情的原因,演出才暂停。
在广州的这11年,高淑芳说剧团演出的《鹤与龟》《东郭先生》非常受欢迎,“一开始观众只是当地的老百姓和学生,随着园区发展为旅游景点,观众主要就以游客为主了,我们的皮影戏很受欢迎。”
退休二十多年来,高淑芳的女儿、女婿、儿子、外孙都曾跟着她到全国各地表演皮影,一家四代与皮影的不解之缘也让高淑芳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一古老艺术的变化与发展。如今,黑龙江、四川、陕西、内蒙古、天津都有她的弟子,她总是叮嘱弟子们要常练功,“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嘴生,在舞台上表演时基本功很关键。”
继承改革创新,将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与现在的皮影表演不同,高淑芳说传统皮影唱的全是连台本戏,既有《杨家将》《封神演义》这样的传统剧目,也有《小二黑结婚》这样的现代戏。但如今的皮影舞台上已经很少能看到边唱边演的传统皮影剧目了,主要是因为演员们没有唱功,剧团里也没有乐队,演出时放的都是录音。高淑芳说,没有了唱腔就没有了地方性,“虽然现在老一辈的演员所剩无几,但如果现在学的话还能学到,要是再过几年,这些老人都不在了,恐怕就真的断了,这是我最担心的。”
皮影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流行与市场文化的冲击下,这一民间艺术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对于皮影来说最难的问题并不是钱,而是人。高淑芳说,现在干这一行的人不多了,皮影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如果没有人学了,民族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高淑芳说她常看央视的《向经典致敬》节目,她认为龙江皮影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最大的传承,“不改革不行,没有现代意识也不行,龙江皮影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和唱腔,不管怎么改不能把自己的姓改没了,这是我们改革的基础。”
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转变,皮影艺术的表演也在转变,如何使其更加适合观众的欣赏水平,引导和唤醒观众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市场相结合,是高淑芳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不断的创新尝试中,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在皮影表演中融入沙画、芭蕾和投影等多种艺术手段,这让回到剧院观看演出的高淑芳很欣慰,“剧院的这些年轻演员们对皮影艺术很执着,也很有创新精神。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皮影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能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