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张牧秋):近年来,哈尔滨市香坊区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切入点,创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有效解决了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创新组织机制 搭建“三中心”服务平台
香坊区从完善组织机构功能和服务能力着手,搭建起“三中心”,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化解防护网。香坊区建立了“有效衔接、高效便捷”的综治中心,配齐配强街道政法委员、人民调解员、社区网格员,从机制运行、制度规范、力量配置、保障投入等方面入手,强化公安、信访、司法、民政等部门力量联调联动,实现“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该区还在街乡(镇)、社区(村)综治中心,引入“秋白调解室”“笑雪调解室”等一批品牌社会调解组织,有效发挥基层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香坊区建立了“覆盖广泛、便民利民”的信访矛盾调处中心。围绕矛盾多发易发、社会高度关注的行业领域,该区设立治安、物业、交通、医疗、物流等12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源头化解社会矛盾。香坊区建立“互融互通、有机衔接”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司法鉴定5个服务窗口,实施“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别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为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该区利用“香坊司法”微信公众号、“香坊区法律顾问114”微信群、“148”法律援助热线,以及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律服务。
创新调处机制 推进“356”运行模式
香坊区探索社区民主协商“356”工作模式,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3”,即民主协商秉承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一事一议三个原则;“5”,即五议五不议,对征集的关于社区公共事务、公共矛盾、公共秩序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使用、党组织社区管辖权内的其他重大事务等五方面议题进行协商,对涉及政策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各级党委政府明文规定的、须社区居民会议审议的、明显带有歧视性的、属于个体矛盾等五方面议题不进行协商;“6”,即社区协商实行6个操作步骤,通过上级党委、政府“点题”、 社会组织“送题”、 协商委员会成员自身“带题”、居民“报题”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议题,经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把关审核确定议题,拟定协商方案,收集协商资料,充分进行酝酿,组织各级各类代表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协商议事,社区“两委”督促议定事宜的推进落实,协商成果及时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备案归档。通过实施“356”工作模式,全区协商解决各类矛盾713件。
创新保障机制 健全“三项”工作制度
坚持工作制度化,着力完善“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监督有效”的制度体系。香坊区委政法委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制发了《香坊区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方案》等10余个文件,组织召开对会、会商会解决重点问题16项;信访部门负责管理、指导、督查、考核、通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联合接访37次,化解矛盾纠纷40余件,避免了11件集体访发生;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巩固和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4622件,调解成功率94%。香坊区实行多元对接联动机制,对专业调解资源和社会调解资源进行再整合、再优化。该区公安分局受理矛盾纠纷类线索200余件,化解率达100%;区检察院成立全省首家“检调对接”工作站,指派富有经验的办案人员及人民调解员、公益律师入驻,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区法院延伸拓展“冯玉堂法官工作室”工作模式,创新建立以街道社区为单元的“五即法官工作室”,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香坊区实行多元评议考核机制,区两办下发《关于加快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的意见》, 从组织保障上为推进多元化解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区纪委、组织部、政法委联合开展考核问责工作,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排查不到位、调处工作不落实、重大矛盾隐患第一时间未发现、未上报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