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进博会上,黑龙江展区以非遗文化与科技创新相互交融,惊艳亮相。
走进黑龙江人文交流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和中央大街入口造型相似的拱门,彰显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弧形地贴还原中央大街面包石材质,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拱门中间是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60:1制作的索菲亚教堂模型,将索菲亚教堂百年积淀的历史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
“中央大街作为百年老街,以欧陆风情享誉全国,是哈尔滨的地标和城市名片。第三届进博会黑龙江展区以中央大街作为入口,既呈现哈尔滨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展示了国际化形象,也能吸引更多游客来黑龙江旅游。”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副处长何林说。
冰雪是龙江的靓丽名片。进入展厅,右侧的亚雪公路造型展板,白色的雾凇格外吸引眼球。亚雪公路是2011年开辟的一条冰雪景观带,美丽的亚布力滑雪场和童话世界雪乡由此连接起来。“黑龙江冬天景色真好,今年一定要去看看。”不少观众驻足。
今年黑龙江展区的一大亮点是科技创新与非遗传统的完美融合。左侧是一排排科技创新成果,右侧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进博会黑龙江展区。
体感随动机器人“小智”和非遗剪纸艺术。
“打开屏幕的产品页面,选择想喝的咖啡种类,扫描二维码付款后,不到2分钟,一杯冒着热气的现磨咖啡就出来了。除了制作咖啡,它还可以根据顾客上传的图片、文字进行拉花、打奶泡等DIY制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软件工程师张海彪说,除了HRG智能咖啡拉花机器人,我省企业还带来了很多惊艳的科技创新产品:可实现模拟人手精准抓取动作的体感随动机器人“小智”,能灵活精确抓取小球;可完成全自主飞行的HRG电动无人机,是巡检领域的“好帮手”……
“这不是油画是刺绣?怎么这么逼真?”在展厅右侧,一眼望去的四个画框是靺鞨族的手工刺绣,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以东北柞蚕丝为原料,用原始针法鸡爪针层层叠加刺绣而成。从小挂饰、口罩到整幅花鸟、风景作品,针法细腻、用色精准。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展示龙江特色。”渤海靺鞨族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介绍。她此次还带来了“镇店之宝”,这款东北虎的双面艺绣,需要2个人用近3年时间,而且是有十几年技艺的老师傅才能制作。她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满族刺绣,将技艺传承下去。
刺绣旁边,剪纸世家的第四代传承人傅清超现场献艺。不一会,一只生动的蝴蝶就出现在观众的眼前。今年进博会,我省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像满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北沉木根雕等,让观众目不暇接。
刚感叹完科技的力量与历史的传承,观众们就被新出锅的五常大米吸引了,阵阵米香弥漫了整个展厅。今年进博会我省带来了第三届大米节上的金奖、银奖大米,受到不少展商和观众的喜爱。此外还有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尤其是红肠,已成为“来哈必吃,离哈必带”的城市名片,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省政府质量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边看着展览,一边吃着美食,进博会的嘉宾们,感受着今日黑龙江的别样风采。(记者 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