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龙:发挥农信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作用

2019-04-19 09:01:23|来源:新华网|编辑:吕丹丹|责编:刘征宇

【本网头条】石玉龙:发挥农信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作用

  4月18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石玉龙在中国普惠金融(浙江)高峰论坛上表示,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黑龙江农信社因“三农”而生,因“三农”而发展,也因“三农”而壮大,黑龙江农信社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永恒主题,在推进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展现出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目前,农信社资产总额、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基本都是改革前9倍左右。全省1947个营业网点覆盖所有乡镇,全省每万人拥有农信社服务人员近8人。去年累计投放贷款2868亿元,增幅高于省内同业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占全省商业银行的35%和25%。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到历史最低,涉农企业和农户当年减少利息支出2.7亿元。发放扶贫贷款占全省的94.7%。制定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意见》,为2400余户企业未来三年授信2000亿元,当年为签约企业新增贷款45亿元。正在研发推广“惠农贷”互联网信贷产品,努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实现“办贷不求人”。

  石玉龙表示,近年来,尽管黑龙江农信社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金融服务“短板”依然存在,主要还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贷款难、贷款贵、服务手段单一仍是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其原因还是金融供给无法跟上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业经营模式变化步伐,农村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趋势迅猛,农业经济中商誉、技术、专利等“轻资产”比重明显上升,农信社贷款却还是依托担保、抵押传统模式,且主要以房屋、林地、粮食、设备等“重资产”作抵押,这就对金融服务造成了很大局限,因缺乏实质性创新突破,多元化、多层次现代农业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出现了“贷款难”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

  他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出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巨大需求,乡村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蕴含着巨大投资机会,将成为金融投资新的热点和增长点,值得金融机构超前谋划、战略布局、长期经营。

  一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农村金融不同于工商金融、城市金融,地区差异大、县域特色鲜明,很多做法和产品很难简单“复制、移栽”,金融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定位与差异发展并存。市场定位是“三农”和“小微”,但需要因地制宜,打造适合自己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培育属于自己的新型核心客户群体,获取差异化竞争的增值溢价。效益提升与普惠金融并重。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在保持可持续的前提下,履行好社会责任,为“三农”弱势群体提供可获得性强的金融服务。创新激励与风险可控并行。将防范风险作为创新的前置程序,既要建立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激励首创积极性,也要健全风控管理体系,避免形成新的风险。

  二是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龙江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在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最终建成农业强省,农民收入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对农信社而言,要紧扣“龙江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任务”,找准金融服务重点,强化金融服务功能。针对“三农”客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民生项目,继续完善小额保证贷款方式,有序推广“两权”抵押、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积极推广“财政+农信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贷款模式;针对民营及小微企业,从注重审核“贷款前置条件具备”,向有效监管“贷后资金合规运用”转变,借助金融、农业、征信、税务、工商、司法等信息平台资源,加强与核心龙头企业合作,积极打造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品牌。针对大中型优质集团客户,坚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与强化顶层设计相结合,构建上下贯通的大营销体系,从单一客户营销向链条式、上下游、全系统营销转变。

  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有效管控风险前提下发展业务,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重点做好以下“四门功课”:在公司治理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一体化,切实把好主要股东准入关,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高管层经营管理作用。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借鉴先进经验,注重提升信息技防功能,实现制度执行与科技嵌入相融合。在经营管理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调整优化省市县三级经营管理体系和业务运作机制,重点加强客户细分、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化建设。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制定支农支小、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考核办法,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按照“以码定责,终身追责,尽职免责”原则,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四是推动深化金融改革。产权改革是加快迈向现代商业银行、全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2010年启动改制工作。目前,已组建49家农商行,改制率61.3%,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农信社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压不良、增资产、转机制、提能力”的改制路线图,已将农信社综合改革确定为省委深化改革日程,并纳入省对市主要责任指标考评体系。黑龙江省联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全省农合机构改制化险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对全省农合机构全面改革做出了具体安排,确定了改革目标,即“到2019年末,基本完成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到2020年末,农商行实现县域全覆盖,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到2025年末,农商行资产质量、资产规模、资本实力、监管评级、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培育若干家国内标杆农商行和符合上市条件农商行。”

  石玉龙表示,农信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扶贫、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信社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衷心希望社会各界在政府引导、财政撬动、政策支持、监管激励、破除壁垒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黑龙江农信社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努力当好“大粮仓”和“压舱石”的守护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