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监督助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鹤岗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佳木斯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认真为群众办理业务。本报资料片
◎学原文
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切实为基层减负,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要保持自我革命精神,在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上树标杆、作表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治担当,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2024年2月,习近平在审阅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党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的述职报告时提出的重要要求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按照省委部署,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启动。为助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省纪委监委在全省开展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紧盯破坏营商环境、阻碍高质量发展、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查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为推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边学文表示。
聚焦重点 织密监督网络
“上个月,不到半小时我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次变更营业执照地址,工作人员还提供了代办服务,办事越来越便捷了。”近日,黑河市商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回访时,对行政窗口办事效率赞不绝口。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是我国重要的跨境产业集聚区,黑河市纪委监委驻自贸区黑河片区管委会纪检监察组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重点,立足职责定位,推动自贸区党工委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将90个涉企服务事项的多个分散申报入口集成整合为一个,简化受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动从“一件事一次办”向“一类事一站办”延伸,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有力的监督,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重要保障。省纪委监委围绕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2025-2027年)任务分工,横向压实省级12个工作专班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监管主管责任,发挥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作用,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纵向压实市县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督促强化统筹调度,协调联动抓好任务落实。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等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重点整治贯彻落实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等问题,确保政策精准落实、项目高效落地、诉求有效解决。”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深挖彻查 整治顽瘴痼疾
“您好,我们是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请收好这张联系卡,以后有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我们。”近日,佳木斯市向阳区纪委监委向辖区企业发放《营商环境联系卡》,倾听企业心声,推动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各级营商环境监测点、特约监察员监督作用,采取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征求意见建议,摸清情况、发现问题,畅通问题线索渠道。省纪委监委与省营商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共享相关数据和企业反馈问题,精准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弱项。
为推动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全省各市(地)纪委监委和省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分别建立主体任务、具体责任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三本”台账,通过列席会议、调研督导、专项检查、线索处置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压责纠偏,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确保任务落实落细、责任落地落靠。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重点人群,围绕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重大项目规划实施、重大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工作,以及项目审批、土地规划、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惩以商养官、以官护商、官商一体等问题。
着眼长效 强化源头治理
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为从根源上铲除破坏营商环境的“毒瘤”,省纪委监委紧盯问题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全省工程项目招投标、“靠企吃企”、执法司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结合省委“勤学习强能力、重调研善谋划、优作风重实干、抓落实提质效”活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专项整治,打通惠企纾困政策落实“中梗阻”,清除惠民利民举措实施“绊脚石”。
专项整治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整治吃拿卡要、违规办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监督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共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督促相关部门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推动涉企执法更加规范高效、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同时推动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服务机制、用好“政商沙龙”等交流平台,推动政商交往“亲”不逾矩、“清”不远疏。
为推动长效常治,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以责任落实、作风改进、用权规范为着力点,加强案例剖析和类案分析,研判破坏营商环境的深层次问题,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用权、优化治理。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深化教育引导干部知止善为,严格执纪促进干部廉而有为,激励关爱推动干部放手敢为,以专项整治成效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修订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明晰政商交往边界和底线,支持鼓励公职人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家摒弃“靠关系”的陈旧思维,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我们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努力形成亲商、护商、暖商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凌伶 黑龙江日报记者 李晶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