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黑河:织密社会保障网 提升群众幸福感
2022-05-13 10:02:35来源: 东北网编辑: 牟海微责编: 胡晓萌

  东北网5月12日讯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深化社会保险改革、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去年,黑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加快推进社保各项基础性工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就业创业工作稳中有进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积极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举措,通过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46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24人,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切实增强劳动者就业技能,累计开展职业培训16116人次;积极贯彻创业惠民政策,为18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68.5万元,为60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0万元;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放补贴9.64万元;全市孵化基地达6家,入孵企业121家,带动就业1000人。以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为8509人发放2020年度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655万元;依托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78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促改革、保发放、防风险、优行风,推动了全市社会保险事业平稳有序发展。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6.83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4.5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9.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5.0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9.83万人,全部完成省定任务指标,参保总人数同比去年增加1.64万人。全市各险种基金征缴收入205999万元,待遇支出521448万元,全部做到按时足额发放。经过严密组织安排,快速精准落实,完成调整全市14.94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待总增资2032.04万元/月。对全市3002户企业工伤保险费率进行浮动调整,年减轻工伤保险费负担约192万元。继续执行养老、失业保险降费率政策,年减轻养老、失业保险费负担约9500万元。

  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拓宽

  多措并举聚人才、增活力。2021年全市事业单位发布招聘计划1234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23%。提升育才质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高技能人才231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132人。落实激励政策,享受兴边富民政策在乡镇基层一线累计从业满30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直接评聘高级职称并兑现待遇46人。为取得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办理首聘并兑现待遇612人。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任务落实,制定《黑河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做好人事考试,考试报名资格审核4817人,组织考试8场次7400余人考生参与。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坚持前移关口、综合施策,最大程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守护企业生存发展。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市签订劳动合同职工数94993人,签订率96%。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工作,上报率100%,此项工作在全省排名靠前。持续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全市共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81件,共为240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3000.09万元。全市收缴农民工工资保障金1.04亿元,收缴率100%。健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对用人单位劳动争议源头进行预警、预防,从源头上发现并解决争议问题,80%以上的争议案件得到柔性化解。加强仲裁标准化建设,完善办案系统信息化手段,全市办案系统市县两级网络覆盖率、线上办案率均达到100%。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就业帮扶方面,为63名农村劳动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0万元;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394人;脱贫劳动力及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人数6422人,高于2020年底6229人的目标底线,圆满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社保帮扶方面,将符合政策规定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员、重度残疾人员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技能帮扶方面,为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青年农民、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实用技术技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