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发布会直击丨着重四个方面 发力十大行动 “十四五”黑龙江发展生物经济这样谋划
2022-03-30 18:23:45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于灵爽责编: 冯薇薇

  国际在线黑龙江报道(记者 刘才星):3月3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解读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芦玉春作主旨发布。

发布会直击丨着重四个方面 发力十大行动 “十四五”黑龙江发展生物经济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330174036

黑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芦玉春作主旨发布 摄影 石启立

  芦玉春表示,为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编制了《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配套制定了《黑龙江省支持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政策》)。生物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内涵广泛、潜力巨大,生物经济发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新赛道,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国全球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的高度,部署推动《规划》和《支持政策》的编制工作,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握生物科技进步和生物产业变革新机遇,迎头赶上生物经济发展新浪潮,助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当前,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疫苗、菌种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我国生物科技正在从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转变,生物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为生物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物经济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一个具有创新活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加快成长,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把发展生物经济作为黑龙江省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产业、构筑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在振兴发展中绘就生物经济“新画卷”,书写“新篇章”,对于黑龙江省实现换道超车,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芦玉春介绍说,黑龙江省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资源、创新、产业、应用场景等优势,拥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黑龙江省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生物质资源全国第一;汇集了一批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哈兽研专业研究全国领先;具备深厚的生物产业基础,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黑龙江省还是全国最大生物发酵氨基酸和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发展生物经济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

  据介绍,《规划》共分为7个部分,从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规划总体要求、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产业体系、畅通发展路径、强化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规划。黑龙江省在编制《规划》过程中,着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突出目标引领,加快推进生物经济倍增式发展。《规划》确定黑龙江省生物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成为黑龙江省战略性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产业融合实现新跨越,形成产业链齐全、配套完善的生物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部署抢占科技制高点。生物经济以技术进步为根本动力,因此,《规划》将科技创新放在各项任务最前面,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提出从五个领域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从三个方面加快创新队伍培育,着力打造生物科技进步“新支点”和“动力源”。锚定生物科技前沿方向和市场需求,《规划》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开展前沿技术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力争在新一代基因组及操作技术研究、干细胞颠覆性技术研究等13个领域实现突破。

  三是聚焦“无中生有、有中生优”,规划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规划》紧紧抓住生物经济发展国际趋势、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深入研究“无”如何“招鸾引凤”,“有”怎样“锦上添花”,系统谋划了生物经济发展方向和任务,推动生物经济迈上新台阶,闯出新高度,实现新跨越。围绕打造千亿级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寒地龙药和特医食品产业链。聚焦做大做强千亿级国际领先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生物发酵、生物基材料、合成生物产业链。立足构建千亿级龙江特色生物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物育种、兽用生物制品和黑土地生物保护产业链。围绕建设百亿级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示范基地,同步谋划了生物燃料、水污染生物治理、生物诊疗设备等9个产业链。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优化生物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提出“一极、两区、一带”生物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一极”就是哈尔滨生物产业引领极。重点建设千亿级哈尔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百亿级哈兽研国际生物谷,做强做优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示范区,将哈尔滨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东北亚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新高地。“两区”就是松嫩平原生物产业核心区和泛三江平原生物产业示范区。立足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生物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精品生物园区,建设松嫩平原生物产业核心区。聚焦牡丹江、佳木斯和四煤城在中药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中药材特优区,建成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产业基地。“一带”就是林区寒地生物产业带。以大小兴安岭林区为重点,加快中药材、生物林业和生物农业产业发展,把“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

发布会直击丨着重四个方面 发力十大行动 “十四五”黑龙江发展生物经济这样谋划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330174025

发布会现场 摄影 石启立

  芦玉春表示,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有效地实施规划,才能把规划的愿景变成现实,把谋划的产业变成生产力。围绕生物经济规划实施确定的系统性措施,《规划》提出“十大行动”。一是重大项目建设行动。项目建设是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就是要从项目谋划储备、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等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制度环境,促进一大批生物经济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构建新的产业集群。

  二是龙头企业培育行动。企业是生物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企业强,才能产业优。《规划》聚焦“扶”和“引”两点发力,从做优存量,扩大增量角度提出措施,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市场影响力、产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生物产业发展市场主体。

  三是产业集群壮大行动。打造优势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是降低生产、交易、物流成本,提高规模效益的有效手段。《规划》提出采取激励政策,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优势产业延伸发展,构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是应用示范引领行动。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先行,《规划》明确了开展新型生物技术应用示范的重点领域,确定了推进示范应用的场景和措施,力求通过点的突破带动生物技术应用整体提升。

  五是名优品牌塑造行动。品牌塑造非“一日之功”,《规划》提出要实施品牌提升专项行动计划,鼓励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塑造,擦亮传统优势品牌,挖掘叫响潜力品牌,全力构筑“龙江制造”生物品牌集群。

  六是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规划》确定了支持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明确围绕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重点领域,夯实研究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培育形成一批能够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的创新基地。

  七是科技创新驱动行动。技术的进步是生物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推动产生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

  八是生物信息融合行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是催生新业态的关键环节,《规划》从整合生物和数字产业资源,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前瞻布局“IT+BT产业”,推动生物与数字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九是国际交流合作行动。《规划》依托黑龙江省地缘优势,明确提出对标国家高水平开放典范,强化功能载体建设,组建中俄生物产业联盟,加快国际生物科研平台、总部注册基地建设等措施,努力构建资源互补、产业协作、互利共赢的生物经济国际合作新格局。

  十是服务平台升级行动。黑龙江省将提升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服务措施是降低生物企业创新和生产成本、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重要基础。《规划》从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仓储物流保障、健全创新创业和孵化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完善了相关政策,为生物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规划》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壮大人才队伍五个方面保障措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