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双鸭山转型发展中的数字赋能
2021-11-26 11:29:42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牟海微责编: 周经韬

  近年来,双鸭山市在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了培育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在各领域的应用,给双鸭山人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

  8月30日,龙煤双鸭山公司东荣一矿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试验成功,成为东北三省第一个使用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成功应用像一阵春风,给百里矿区带来了活力。

  双鸭山市公安局打造警务+非警务的“网络万能110”,构建了联动数据“一片云”、应急处置“一张网”、民生服务“一号通”的大共享、大集成、大联动的数字化运行模式,推进了公共服务全面升级。“智慧城管”实现主城区5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动态监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疫情期间,双鸭山技师学院的“互联网+尚农教育培训”平台作为“三个唯一”成功入选全国仅有的50个平台“国家队”之列,农民教育多项指标实现了倍增。

  “数字”正成为双鸭山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转型振兴的闪亮品牌。数字经济,带来的生活便利,也正在开启双鸭山人别样的“数字”生活。

双鸭山转型发展中的数字赋能

建龙钢铁生产车间 摄影 王喜

双鸭山转型发展中的数字赋能

农民教育学院的学员成为农村振兴的人才 摄影 高龙

  画好数字化生产力“六张图”

  拥有7万名会员,覆盖全市的乡镇、村屯,线上培训辐射天津、河南、陕西、湖南、辽宁等地,成功入选国家人社部推荐的50家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机构之一——这就是双鸭山职教集团双鸭山技师学院农民教育学院用最“实打实”的功夫建立起来的“农民大数据”。

  双鸭山市一产比重大、乡村人口多、经济欠发达,这些实际情况是问题,也是机遇。双鸭山职教集团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民教育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农民教育学院的工作人员兵分4路,驱车行驶20万公里,跑遍全市415个行政村,对农民开展机械、计算机操作、交通、餐饮服务、维修电工等几十个职业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村管家”、“乡掌柜”,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进行数字乡村建设,能更好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双鸭山市抓住用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画好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六张图”,加快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农机作业指挥一张图”,推进农机智慧化,实现了对机械深松、深翻、秸秆深埋等作业环节、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的实时监测;推进管理智慧化,建立红外遥感监测系统,开展了根据土壤肥力及作物长势进行玉米变量施肥项目;推进监测智慧化,运用无人机进行航化作业,开展大规模精准作业任务,进行可视化数字管理。

  “智能化生产一张图”,建立了18个水稻智能催芽车间,实现了智能控温控水,保证了稻苗的出芽率和正常生长;建设智能化温室大棚。在节水节肥的同时做到了自动化远程控制;智能化养蜂。采用多功能智能蜂箱,提升单箱同比产量,降低人力管理成本,提升蜜蜂繁殖效率;智能化田间管理。利用“掌上植保”APP,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预警、农药及防治机构信息,保证农户及时防控病虫害,植保员及时发现病虫害并有效控制其传播蔓延。

  “农作物长势监测一张图”,通过在高标准种植基地安装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在线监控、农田作业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信息自动接收、分析汇总、远程诊断,精准监测地温、气温、墒情、土壤养分等作物生产环境指标,科学组织生产活动。

  “农村信息化建设一张图”,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益农信息社,在全市410个行政村村委会、商超、电商服务站、快递投放点等人员流动大的场所,每个村安装一台终端机,与省信息中心联网,农民可通过触摸屏随时查询了解生资、种子市场行情,可开展线上培训、信息发布、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等各项业务。

  画好“数据共享一张图”。宝清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数据中心通过采集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将全县基本信息、土地确权数据、农业保险情况、富硒产业信息等陆续导入数据平台系统,配合卫星遥感技术,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农作物生长情况等相关信息。饶河县建立饶河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平台,涵盖了全市气象监测、水利监测、农田环境监测、农情信息发布、农业资讯等功能,依托数字农业服务云平台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气象条件变化、土壤监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粮食价格、生资价格变动等大数据服务。同时,将各乡镇布设的视频监控和物联网采集设备嫁接入智慧农业平台,监控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实现自动化灌溉、施肥,从而为后续对农民的指导生产提供便利。四方台区今年开始建设数字农业网络平台,引进农业监测设备,部门模块已可以正常使用,初步用于区“田长制”管理工作,项目完全建成后实现主要农业生产区域数字化管控。

  “农经大数据一张图”,系统将三资管理、银农直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托管、农村产权交易、农村土地贷款、农村土地流转、五级监测三级联网及宅基地管理等进行信息采集,分别录入到软件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双鸭山转型发展中的数字赋能

煤矿工人在安全平台进行操控 摄影 刘辉

双鸭山转型发展中的数字赋能

双鸭山市一家电商企业正在发货 摄影 韩庆权

  传统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我们180无缝钢管生产线的设备全部实现自动化,日常生产操作可实现‘一键轧钢’。”

  黑龙江建龙无缝钢管车间于2011年建成投产,设计产能45万吨无缝钢管。按照《中国制造2025》核心思想,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从应用需求出发,以无缝钢管车间自动化设备为基础,结合钢管轧制流程,搭建数字化车间整体架构,在生产线上实现应用和创新,提高了生产产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钢铁+智能”的发展模式,让钢铁制造更加智慧有力。目前,无缝钢管车间基础自动化主要由数字化控制元器件组成,实现数据传输,只需轻松按键,就可完成各个工作区域工艺设备的自动控制。同时车间级工业互联网的建立,使数据互通率达到90%以上。

  数字化车间打造建龙“好钢铁”。智能制造也提升了产品质量,改变了钢铁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公司无缝钢管产量提升10.3%、能耗降低18%,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已达到60%以上。

  “人工干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是什么?”在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矿工们说,那就是井下很多地方“无人值守”;干部们说,那是煤矿希冀的未来。

  人工干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仅仅12个汉字的组合,看似简单,但在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它们集合起来创造的价值却真正实现了“四提高”:工作面效率提高,单产水平提高,月份经济效益提高,采煤工人月收入提高。

  智能化,在新井老矿释放着它的“生产力”。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推进制造业数字转型,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双鸭山市围绕“工业互联网”迈出了铿锵步伐。

  推动生产过程、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升级。在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和精度要求高、工艺工位复杂、生产环境危险的关键岗位实现“机器换人”。集佳公司引进中信重工集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开发煤矿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化矿用机器人项目,全面打造双矿公司供配电及“四化建设”配套研发生产基地,填补了龙江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的空白。

  推进重点企业管控系统智能优化升级。建龙钢铁建设完成基础的大数据采集平台、设备智能管理平台、智能安环管理平台、5G+工业互联网,达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使企业运行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新时代水泥投资建设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了财务管理、销售发运、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企业管控网络系统,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推动矿山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指挥平台,集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通信联络、工业视频、GIS图文管理和视频会议等“六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中各单元子系统的实时全方位监测。目前,全市复产煤矿均已完成安全生产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建立了煤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市平台辐射集贤、宝清、尖山、岭东、四方台和宝山,6个县区平台分别辐射辖区各煤矿企业平台,实现了三级平台联网运行,通过专用网络、信息管理和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对煤矿实施远程管理,有效提升了矿山行业生产效能和安全生产水平。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重点,推进智能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领域标杆企业,整体提升全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新双锅等制造行业推广应用智能装备及新型传感器等先进设备,提高数据采集、信息传送、智能分析和决策反馈能力。双鸭山新时代水泥的自动化集成系统烧成车间、黑龙江建龙钢铁的无缝钢管数字化车间和LNG车间、饶河县中顺农业开发的大米加工车间、双鸭山鸿展生物科技的酒精车间获得省数字化(智能)车间认定。同时有5户企业在黑龙江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节点。

双鸭山转型发展中的数字赋能

双鸭山市公安局的大数据中心 摄影 王娇

  智能化成为服务业新亮点

  疫情冲击之下,餐饮、住宿、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大面积停运,取而代之的是线上零售、线上教育、线上娱乐、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驱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提速,催生了以无接触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化生活服务不仅保障了疫情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成为促进“六稳”和支撑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双鸭山市现有电商园10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十三五”末翻一番,注册电商企业达到921家,电子商务相关从业者超过万人。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主动适应经济新形势、新理念、新格局的引领带动作用,聚焦电子商务全生态产业链,引导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市商务局通过“云闪付”开展两次购物补贴投放。市电商办在市政广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多彩双鸭山、家乡有好货”电商产品展销会,吸引了110家电商企业参加,交易额近百万元。

  持续开展电商培训。在线上培训方面,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电商设计、店铺运营、短视频制作等学习视频,为学员提供学习时间可控、学习地点方便、按需灵活学习的线上培训。在线下培训方面,面向全市企业、创业妇女、退役军人、第一书记、毕业大学生、农民等不同培训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商培训活动,共开展培训11期,完成培训500人。

  组织各类双创活动。举办双鸭山市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网络营销师带货主播大赛、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暨“大美双鸭山”电商短视频大赛,“大美双鸭山”话题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展示量已超过2000万次。

  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将园区主楼一层南侧改造升级为集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品牌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直播共享基地,供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免费使用。对接市国税局安装了三台税务自助终端机,满足园区入驻企业纳税人“一站式”申领发票、电子申报等多层次需求。对接市金融中心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多项金融惠企政策,已帮助5家电商企业获得政策性贷款资金918万元。联合市营商环境局开展“码上诚信”亮码活动,已在园区优选20家企业赋码,鼓励市场主体应用“码上诚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共建共治机制,打造诚信守约的园区信用环境。

  推广智慧物流建设。天地华宇、百世快运等现有货运企业均有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个体经营业户大多使用不同的物流软件,宝清县现代物流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等4个冷链物流储备项目已取得明显进展。正在大力推广黑龙江省东北大自然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落实标准托盘等物流载具应用。

  智慧城市让公共管理升级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与城市建设“牵手”,持续擦亮双鸭山“智慧城市”品牌,让双鸭山人生活更宜居便利。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城市大脑”上线试运行,首批推出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教育医疗、惠民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14个智慧场景;依托“1+3+N”云平台体系的大数据中心正在试运行中。大数据中心建成后,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了建设资金,为双鸭山市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物理存储保障。

  智慧城市云计算平台的建成,在保证信息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迁移和搭建各部门业务系统,共建共享效果初步显现,解决了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采购周期长、部署上线慢、资源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目前,各县区、市直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无需另行投入基础硬件设施,从需求确认到开通系统环境搭建在智慧城市云平台上,只需40分钟完成全部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建设效率。

  “互联网+政务服务”进入开放共享新轨道,依托黑龙江政务服务网数字政务“总门户”,不断完善我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率先与全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完成对接,实现“一地注册、各地互认、全网通办”,市县两级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可网办率达到了95%以上。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依托综治信息化系统,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大力推进综治中心指挥平台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将市本级(含4个区)综治中心与“雪亮工程”捆绑建设,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实现了平台与公安视频资源联网应用,提高了精准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同时,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近两年,全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共接到各类报警、求助、咨询、投诉电话14万多次,报警群众满意率达99.9%,实现警务处理零投诉。

  与此同时,全面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发展数字经济奠定基础。近年来,双鸭山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提高,移动4G网络得到大力发展,5G新基建有序建设,移动4G网络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5G新基建建设有序推进。全市现有4G基站3860个、5G基站983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边境线3公里以内实现4G网络连续覆盖。5G基站实现了城市聚集区室外连续覆盖和县城重点区域广覆盖,下一步将不断完善5G网络覆盖,提升5G网络支撑能力。全市FTTH端口达到87.96万个,行政村宽带覆盖率100%,家庭宽带上网速率显著提升,具备500M带宽接入能力。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双鸭山市下一步新经济产业门类更加齐全、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更加壮大、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动能更加充沛。(杨军 记者 王宗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