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黑龙江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双增长
2021-10-11 09:42:55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原标题:去年,研发经费增长18.2%,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18个百分点 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双增长

  日前,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黑龙江省2020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173.2亿元,同比增长18.2%,研发投入强度(R&D/GDP)为1.26%,较上年提高了0.18个百分点。

  近年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打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攻坚战。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省科技厅成立提高研发投入专班,各部门联动凝聚合力,采用超常规举措,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研发后补助等,不断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研发投入积极性。2020年度,黑龙江省研发投入实现两连增,并创历史新高。

  全省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各类主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逐步走上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哈电集团 站在世界电力装备制造“C位”

  今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这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右岸8台水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均由哈电集团完成。

  哈电集团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武君介绍,“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累计科技投入70多亿元,年均科研投入占营收比重保持在4.5%以上。

  高研发投入孕育出累累硕果。武君如数家珍地说,哈电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电站商用远程智能诊断系统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填补了我国在电站智能运维方面长期空白;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C4机组设计的核主泵,是我国第一套出口的自主设计制造、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主泵;率先实现核主泵的国产化、自主化生产,是国内唯一实现完全自主制造华龙一号轴封式核主泵的设备供应商;研制的华能安源电厂660兆瓦和华能莱芜1000兆瓦世界首台二次再热机组相继投运,一举成为世界绿色煤电的标杆示范机组……

  将技术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哈电集团成立70年来,不但研制出国产首台水电机组,还有首台电站锅炉、首台电站汽轮机、首台汽轮发电机等200多项我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装备,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电力驱动装置研究、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通过持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哈电集团已稳稳站在世界电力装备制造的“C位”。

  哈兽研 打赢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技术战

  在位于哈尔滨市哈平路上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与病毒时刻进行着“攻防对决”。哈兽研科研管理与国际合作处处长李呈军介绍,目前,哈兽研非洲猪瘟和羊布鲁氏菌病疫苗研发进展顺利,将为相关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依托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哈兽研不断加强研发力度,在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关键技术和新型制品的研制和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全球首个禽用DNA疫苗,为我国家禽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增添了又一利器。研制的H5/H7禽流感防控疫苗为全球首个一次免疫可同时预防H5和H7亚型禽流感的反向遗传学灭活疫苗,成功阻断了人感染H7N9病毒,这项举世瞩目的防疫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哈兽研聚焦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病原研究,建立了世界上覆盖毒株类型最全、毒株数量最多的资源库,为新病毒的鉴定、疫苗和诊断制剂研发提供了标准物质。研发的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和马立克氏病防控的4种新疫苗、7种免疫抑制病诊断试剂,形成了完善的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了禽免疫抑制病“监测-—免疫-—净化”三位一体综合防控新技术,打破了国外诊断试剂垄断的局面,逐渐替代进口,该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成果都为我国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垦丰种业 开发育种的“导航仪”“加速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又是种子的“芯片”。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高产优质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与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形成商业化育种创新链,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提质增速。垦丰种业副总经理、垦丰研究院院长刘辉研究员介绍,目前,企业已形成年参试品种300多个,年审定品种20余个的育种研发能力。

  近年来,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加强种质资源研发创新和保护利用,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问题,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

  刘辉介绍,“十三五”期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4亿元,有效保障研发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新品种不断产出。公司自主研发的“植物导引模板原位合成基因编辑方法”,实现了水稻部分基因的定点敲除、插入,定向改良水稻品种,为黑龙江省水稻基因技术育种提供了“导航仪”。利用基因组水平的遗传信息,针对玉米全基因组开展智能设计育种,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品种精准选育,为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升级换代装上了“加速器”。

  哈三联药业 仿创并重打造新优势

  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2019年支持哈三联药业承担的“脑保护剂SO-08”项目,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哈三联药业研发中心经理王萍萍介绍,该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具有高度安全性,可成为抗脑缺氧损伤的新型治疗药物,将为脑卒中、脑血管病(痴呆)、脑外伤等急性慢性脑神经损伤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王萍萍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被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近三年,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累计投入金额超3亿元,研发投入平均增速达18.6%。坚持“仿创结合”的研发战略,构建了聚丙烯安瓿制剂、冻干口腔崩解片、新型纳米制剂、新型贴剂、多肽合成等多个技术平台,不断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储备。自主研发出了具有自排功能的全密闭自排式聚丙烯输液瓶,是黑龙江省首家具有此类包材生产能力的企业。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培养高层次药学人才,打造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还通过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进行现有产品二次开发,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十四五”时期,国家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的总体目标,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全省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的目标。为此,黑龙江省引导各类创新主体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打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攻坚战,推动黑龙江省研发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许乙妮 记者 彭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