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牡丹江:强力推进文旅富市 实现惠民利企兴城
2021-09-03 13:38:53来源: 东北网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9月2日下午,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召开。会上,牡丹江市委书记杨廷双分享了牡丹江市承办旅发大会的经验。

  充分汇聚硬核力量,全力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

  坚持高位对接,汇聚政策力量。省直部门、央企国企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主动对接、鼎力支持,省交投、建投集团主动担当,确保旅发重点项目如期竣工。坚持高端策划,借助外脑力量。聘请行业龙头企业、顶级团队策划设计,将现代时尚元素植入旅发大会全过程。坚持高标规划,整合资源力量。市县(区)一体、联动发力,统筹全域优质旅游资源,提升“四大板块”、打造“四大亮点”、推出5大主题29个精品观摩项目,打出全域旅游组合拳,聚人气、增热度,形成县县有特色、区区有亮点的全域旅游协同发展格局。

  加快推动融合发展,全力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

  让旅游融入红色基因。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等35个红色景区场馆,新建改造空军启航广场、杨子荣广场等一批广场、街区、雕塑和小微博物馆、记忆馆。让旅游注入文化灵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推出爱情谷公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开发一批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沉浸式情景剧植入景区。让旅游彰显乡村风情。打造中兴村等17个特色文化旅游村,全市休闲旅游乡村增加到53个,新建一批田园综合体,走出一条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之路。让旅游插上科技翅膀。开发航空科普体验馆、牡丹集团智慧科技馆等一批“科技+旅游”项目,模拟恢复渤海皇城等历史风貌,建成智能化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一码畅享全方位优质服务。

  有效释放旅发效应,全力厚植振兴发展新动能

  以旅发推动发展提速。以一业兴百业,打造总投资104亿元的一批文旅项目,形成“42+N”旅发项目集群,推动经济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4%。前7个月,接待旅游总人数144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8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33.3%和39.8%。上官地村玄武湖农业公园、横道河子俄罗斯风情小镇等15个旅发大会改造提升项目持续火爆,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8月份,绥芬河中俄自驾游营地、中兴朝鲜民俗村、七里地生态村等14个新建项目,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以旅发集聚创新资源。与20所高校共建人才工作站,与哈工大等高校院所企业深度合作,建立12个“头雁计划”工作站,共建共享院士专家疗养基地,一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000余人,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以旅发促进招商引资。借助旅发大会持续开展系列招商活动,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7月28日举行旅发大会招商推介,集中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548.2亿元,其中,总投资139.8亿元的39个项目今年开工建设。以旅发激发奋进精神。以党建引领旅发大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市级领导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奋斗精神,抗疫情、战严寒、斗酷暑,在大战大考中锤炼培养干部,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晋位争先、振兴发展强大合力。

  持续提升城市品位,全力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用心提升城乡颜值。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形象提升工程,市区拆除违建、棚厦、围挡1700余处、10余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5万平方米,东一中俄风情街、朝鲜民俗风情街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打卡地,牡海公路绿化带成为靓丽风景线,景城一体化扮靓城市,全域高速公路改造营造最佳旅游交通环境。用情推进惠民工程。改造老旧小区376万平方米、惠及城乡居民11.7万人,系统推进71条道路、21座桥梁、18个公园广场等改造升级,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参与旅发大会、建设魅力之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浓厚氛围,实现了惠民利企兴城的办会目标。

  杨廷双表示,牡丹江市将以旅发大会为新起点,擦亮“镜泊胜景·林海雪原”金字招牌,构建“一核两带四区”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打造跨省际旅游特色区,建设全国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生目的地、冬季冰雪旅游目的地和东北红色旅游目的地,持续放大旅发大会效应,为建设“旅游强省”争取更大光荣、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付巍 霍枭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