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邮储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48%
2021-09-01 14:43:20来源: 金融时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净利润同比增长22.48%、资产总额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双双突破12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邮储银行业务规模创历史新高,零售银行市场地位稳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答卷。

  “我们有信心全年经营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8月30日举行的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重点优化存款结构

  6.3亿个人客户,近4万个遍布城乡的网点,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邮储银行形成了独特的“两高一低”负债优势:一是在负债业务中,存款占比高,达到了95%,从而能保持负债业务稳定发展;二是在存款业务中,个人存款占比高,达到了88%;三是付息负债成本较低,上半年为1.65%。

  今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加点,引导降低了银行业的付息成本。

  “邮储银行存款占比高,此次调整后受益面更大。”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在会上介绍,从2019年开始,邮储银行就已经开始主动控制长期限高利率存款的增长,去年基本实现了零增长,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负增长,在这一点上邮储银行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我们有能力长期保持负债优势。” 张学文强调,除了有强大的零售基因、独特的运营模式、庞大的客群以及网点这些基础性的优势,邮储银行还将长期坚持存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重点强调结构调整,坚持“一稳、一升、一控”的策略安排。

  “‘稳’就是稳定活期存款的占比, ‘升’就是要提升短期存款的占比;‘控’就是继续严格控制长期高利率存款。”张学文介绍。

  “从下半年开始,我们将会把存款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优化结构上提高存款的活期占比。”刘建军表示。

  坚定推进财富管理战略

  近年来,邮储银行一直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推进,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14.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86%。

  “我们希望全年的中收力争实现20%以上的增长。”刘建军表示。

  刘建军认为,邮储银行发展财富管理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拥有庞大的客群。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上的区域有2448万个VIP客户,其中财富客户有237万人,这是做好财富管理重要的客户基础。二是下沉市场的品牌认知度非常高。三是AUM空间巨大。邮储银行有12万亿元的AUM,储蓄存款占比78%,这个结构意味着有更多的客户需要通过财富管理把一些储蓄存款转化成财富管理产品,来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

  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科技投入

  “邮储银行的战略愿景是‘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而零售银行对信息科技的要求非常高。这两年我们高度关注IT建设,采取了一些‘超常规’措施,持续加大IT投入。未来若干年,在财务安排上,我们还将优先保障信息科技的投入,努力打造领先的数字生态银行。”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资源投入,投入研发等资金超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0%。

  上半年,该行成功上线119项信息化工程,为邮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能。目前,邮储银行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345”工程,即“三个核心”“四个新一代”“五个基础平台”。

  “‘345’工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张金良介绍,“三个核心”即个人业务核心、公司业务核心和信用卡核心;“四个新一代”即新一代手机银行、新一代信贷业务平台、新一代资金业务平台、新一代中间业务平台;“五大基础平台”即邮储大脑、大数据平台、云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

  “目前来看,所有这些项目推进都很顺利,相关的系统和平台陆续上线,客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好。特别是正在建设的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采用的是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架构体系,聚焦的是个人存款和支付结算。这个系统上线以后将是迄今为止银行业最大的分布式架构系统,将服务6亿多的个人客户、十几亿账户。”张金良透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