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龙江林长制 如何高起点强落实?
2021-08-31 13:34:11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2150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盖率47.3%,居全国第9位,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几代人几十年的辛苦付出和辛勤汗水,弥足珍贵。”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下称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林长制办公室主任王东旭接受采访时表示,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变革,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惠民。

  就黑龙江省建立林长制组织责任体系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创新路径,记者深入部分林区、林草行政主管部门、省林长制办公室进行了走访调查。

  来之不易 连续10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青山巍巍,林海茫茫,松涛阵阵,硕果累累……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发生“5·6”森林火灾,101万公顷的森林历经28天燃烧与炙烤,由绿变红再变黑,烧毁了五分之一的大兴安岭。5万多人流离失所,211人葬身火海,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近75亿元。几十年几百年的树木和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在二十几天内化为灰烬,负有直接间接责任的多名干部被追究党纪、政纪和刑事责任。

龙江林长制 如何高起点强落实?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施业区

  如今的大兴安岭,森林覆盖率已由灾后的60%增长到85.30%;有林地面积由504.9万公顷增长到712.3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由5.05亿立方米增长到6.36亿立方米。

  “经过34年的生态修复与更新,大兴安岭林区重新换发生机。”抚今追昔,80后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科科长程洪波感慨万千。

  “林区大事,防火第一。”有着37年林业工作经历的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林长办主任王东旭感触尤深。

  8月25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王东旭以“火”切入,阐述“天灾人祸”对森林生态影响之深重,损害之巨大,倍感守护这一方绿水青山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

  “除了火灾,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威胁和损害也是巨大的,被喻为不燃烧的火灾。”王东旭说,这几年,森林病虫害疫情在全国呈现快速蔓延之势,其中被喻为“松癌”的松材线虫生物疫病以其传播途径广、致死速度快、防治难度大为“害首”,松树染病后最快40天就会死亡,三五年成片松林即被彻底摧毁。该病害1982年传入我国,先后有19个省728个县2714万亩林地相继受灾,导致数十亿株松树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上千亿元。

  目前,松材线虫病已经进入至吉林省汪清县,威胁黑龙江省288万公顷松林安全。黑龙江省林业病虫害防治队伍正在259公里长的两省森林边界线上严阵以待,严密防御外来生物入侵。

龙江林长制 如何高起点强落实?

护林员查看树木是否有虫害

  值得欣慰的是,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未发生大面积林业生物灾害;2020年,全省人为森林草原火灾归零,连续10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有效的森林管护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安全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2020年,全省林草总产值实现2000亿元,较2015年增长11.1%。

  王东旭表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潜在的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涉林违法行为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安全构成的威胁一刻不能掉以轻心。

  创新制度 外省经验+龙江省情 加快林长制落地

  安徽省有森林面积5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65%。

  2017年3月,安徽首先在合肥、安庆和宣城进行林长制试点,2018年开始全省推广,2019年列为全国林长制示范区。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林长制正式从安徽推向全国。

龙江林长制 如何高起点强落实?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护林员进山巡护

  黑龙江省高度关注安徽林长制改革进程,早在2019年,省林草局就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安徽学习经验,对林长制组织架构、任务设定、制度配套、服务支持全方面进行深入调研。

  调研组成员、省林草局改革发展处处长董全臣概括安徽经验为:在“林”上精准发力,在“长”上履职尽责,在“制”上探索创新。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职责落实至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压实责任。

  董全臣说,黑龙江省省情、林情不同于安徽。安徽90%以上是集体林权,其林长制是建立在事权明确、边界清晰、权责统一的前提下开展的。而黑龙江省90%以上为国有林权,条块分割、边界交叉。

  林长制调研组认为,黑龙江省推行林长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复杂:

  1、省域内地方林业板块与大兴安岭、伊春、龙江三大森工集团林业板块并存。

  “三大森工集团”又有其不同的管理体制,推行林长制,其权责利难以统一;

  2、行政区划与林区施业区区划不一致。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所占比重大,施业区面积是按照森林资源分布情况确定的,施业区跨市县行政区域的现象普遍存在,市、县行政区域内不同程度镶嵌不同管理体制,其责任边界难以明确。

  黑龙江省特有的省情、林情,决定了全面推行林长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

  迎难而上。

  按照省委主要领导作出“加快落实”重要批示,黑龙江省将全面推行林长制纳入省委2021年工作要点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十四五”时期重点改革任务规划》。

  经过长达一年半时间的研判,省林草局将外省先进经验与黑龙江省省情、林情相结合,加强制度创新,科学合理设定了黑龙江省林长制组织体系。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深改会议审议,《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于今年6月30日正式出台。

  《实施意见》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两个体系确定了加强林草资源生态保护、加强林草资源生态修复、加强林草资源灾害防控、不断深化林草系统改革、加强林草资源数字监管监测、完善基础配套服务体系等6个方面22项具体工作任务。

  按照《实施意见》,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7.32%,森林蓄积达到25.4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9.8%。到203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生态强省。

  参与《实施意见》起草的省林草局改革发展处处长董全臣说,“黑龙江省《实施意见》将组织体系和工作职责进行科学细化,更加符合黑龙江省省情、林情特点。”

  结合《实施意见》,省林长制办公室又相继印发了实施方案,协作制度、会议制度、督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考核制度五项林长制配套制度,形成了以《实施意见》为主,以五项制度为辅的“1+5”林长制制度体系。

  责有人担 万余名林长将上岗 责任终身追究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记者在采访中,这16个字被受访者反复提起。其中,“责有人担”是林长制组织体系建设的核心。按照《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将分级设立林长,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

  省级

  总林长:省委书记、省长任总林长

  副总林长:分管林草工作副省长任副总临

  省级林长:分管林草、自然资源、森工企业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兼任)

  对重点生态区域实行分区(片)负责。

  三级

  林长:由同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副林长: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

  结合实际分区(片)负责。

  村级

  林长:由村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担任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伊春森工集团、龙江森工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各层级领导按层级分别担任相应市、县(市、区)副林长。

  建立企业内部对应的责任体系,设立企业林长(兼任)、副林长,接受林长制组织体系内的党委、政府监督考核。

  董全臣说,“按此制度设计,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人员预计将超过10000名。”

  为指导各地加快林长制推进,8月10日,省政府专门召开林长制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林长制推行时间表、路线图、任务量,确保2021年年底前全省全面建立林长制。

  协同共管

  龙江特色林长制 由独角戏变大合唱

  按照林长制组织架构设计,王东旭有了一个新的职务——省林长办主任。

  实施林长制后,黑龙江省林草管理工作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回答这个问题,王东旭用两个“史无前例”。

  “将林草工作上升为党政一把手来管理,这是史无前例的。林长制是党政主要领导责任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维护生态安全上升到各级党委政府层面去抓、去管。另外,林长制实行后林草工作不再是单纯地造林、育林、护林,而是跳出部门抓林草,跳出林草抓林草,将林草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大范畴来抓,将林草纳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站位角度和高度是史无前例的。”

  王东旭表示,将农垦、森工企业各层主要领导纳入地方林长制组织体系,按职责建立对应的企业林长制制度体系,是黑龙江省林长制组织体系有别于其他省份的一个鲜明特点。这种设计,突出“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融合”组织体系,整合职能和资源,变条块管理为综合施策、同向发力。突破了林草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限,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构建党政统筹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草工作新格局。

  王东旭表示,推行林长制,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记者 崔立东 文/摄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